那僧人道:“南無阿彌陀佛。施主說笑了,施主也是凡夫,怎能有天眼的神通?”黃衣人道:“那麼你有沒有天眼的神通?”那僧道:“小僧自然沒有。”黃衣認道:“非也,非也!我瞧你有天眼通,否則的話,怎地你隻瞧了我一眼,便知我是凡夫俗子,不是菩薩下凡?”那僧人向他左看右看,滿臉迷惘之色。
那身穿棗紅袍子的大漢走過接過水碗,交回在那僧人手中,笑道:“師父靖喝水吧!我這個把弟跟你開玩笑,當不得真。”那僧人接過水碗,恭恭敬敬的道:“多謝,多謝。”心中拿不定意,卻不便喝。那大漢道:“我瞧小師父步履矮健,身有武功,請教上下如何稱呼,在那一處寶刹出家?”
小僧人將將水碗放在水缸蓋上,微微躬身,說道:“小僧虛竹,在少林寺出家。”
那黃衣漢子叫道:“妙極,妙極!原來是少林寺的高手,來,來,來!你我比劃比劃!”虛竹連連搖手,說道:“小僧武功低微,如何敢和施主動手?”黃衣人笑道:“好幾天沒打架了,手癢得很,咱們過過招,又不是真打,怕什麼?”虛竹退了兩步,說道:“小僧雖曾練了幾年功夫,隻是為健身之用,打架是打不來的。”黑衣人道:“少林寺和尚個個武功高強。初學武功的和尚,便不準踏出山門一步。小師父既然下得山來,定是一流好後。來,來!咱們說好隻拆一百招,誰輸誰贏,毫不相幹。”
虛竹雙退了兩步,說道:“施主有所不知,小僧比番下山,並不是武功已窺門,徑隻因寺中廣遣弟子各處送信,人手不足,才命小僧勉強湊數。小僧本來攜有十張英雄貼,師父吩咐,送完了這張十貼子,立即回山,千萬不可跟人動武,現下已送完了四張,還有六張在身。施主武功了得,就請收了這張英雄貼吧。”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油布包袱,打了開來,拿出一張大紅貼子,恭恭敬敬遞過,說道:“請教施主高姓大名,小僧回好稟告師父。”
那黑衣漢子卻不接貼子,說道:“你又沒跟我打過,怎知我是英雄狗熊?咱們先拆上幾招,我打得贏你,才有臉收英雄貼啊。”說著踏上兩步,左拳虛幌,右拳便向虛竹打去。拳頭將到虛竹麵門,立即收轉,叫道:“快還手!”
那魁梧漢子聽虛竹說到“英雄貼”三字,便留上了神,說道:“四弟,且不忙比武,瞧瞧英雄貼上寫的是什麼。”從虛竹手中接過貼子,見貼上寫道:
“少林寺住持玄慈,合什恭請天下英雄,於九月初九重陽佳節,駕臨嵩山少林寺隨喜,廣結善緣,並睹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之風範。”
那大漢“啊”的一聲,將貼交給了身旁的儒生,向虛竹道:“少林派召開英雄大會,原來是要跟姑蘇慕容氏為難,也不用開什麼英雄大會了,我此刻來領教少林派高手的身手便是。”
虛竹又退了兩步,左腳已踏在涼亭之外,說道:“原是風施主。我師父說道,敝寺恭請姑蘇慕容施主駕臨敝寺,決不是膽敢得罪。隻是江湖上紛紛會傳言,武林中近年來有不少英雄好漢,喪生在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神功之下。小僧的師伯祖玄悲大師在大理國身戒寺圓寂,不知跟蘇姑慕容氏有沒有幹係,敝派自方丈大師以下,個個都是心有所疑,因此上……”
那黑衣漢子搶著道:“這件事嘛,跟我們姑蘇慕容氏既然說不明白,隻好手底下見真章。這樣吧,咱兩個今日先打一架,好比做戲之前先打一鑼鼓,說話本之前先一段‘得勝頭回’,熱鬧熱鬧。到了九月初九重陽,風某再到少林寺來,從下麵打起,一個個挨次打將上來便是,痛快,痛快!隻不過最多打得十七八個,風某就遍體鱗傷,再也打不動了,要跟玄慈老方丈交手,那是萬萬沒有機緣的。可惜,可惜!”說著磨拳擦掌,便要上前動手。
那黃衣人道:“非也,非也。說明白後,便不用打了。四弟,良機莫失,要打架,便不能說明白。”
那魁梧漢子不去睬他,向虛竹道:“在下鄧百川,這位是我二弟公冶乾。”說著向那儒生一指,又指著那黃衣人道:“這位是我三弟包不同,我們都是姑蘇慕容公子和手下。”
虛竹逐一向四人合什行禮,口稱:“鄧施主,公施主……”包不同插口道:“非也,非也。我二哥複姓公冶,你叫他公施主,那就錯之極矣。”虛竹忙道:“得罪,得罪!小僧毫無學問,公冶施主莫怪。包施主……”包不同又插口道:“你又錯了。我雖然姓包,但生平對和尚尼姑是向來不布施的,因此決能稱我包施主。”虛竹道:“是,是。包三父,風四爺。”包不同道:“你又錯了。我風四弟待會跟你打架,不管誰輸誰贏,你多了一番閱曆,武功必有長進,他可不是向你布施了嗎?”虛竹道:“是,是。風施主,不過小僧打架是決計不打的。也家人修行為本,學武為末,武功長不長進,也沒多大幹係。”
風波惡歎道:“你對武學瞧得這麼輕,武功多半稀鬆平常,這場架也不必打了。”說著連連搖頭,意興索然。虛竹如釋重負。臉現喜色,說道:“是,是。”
鄧百川道:“虛竹師父,這張英雄貼,我們代我家公子收下了。我家公子於數月之前,便曾來貴寺拜訪,難道他沒來過嗎?”
虛竹道:“沒有來過。方丈大師隻盼慕容公子過訪,但久候不至,曾兩次派人去貴府拜訪,卻隻說慕容老施卻聽說慕容公過老施主已然歸西,少施主出門去了。方丈大這晌這次又請達摩院首座前往蘇州尊府送信,生怕慕容少施主仍然不在家,隻得再江湖上廣撒英雄貼邀請,失禮之處,請四位代為向慕容公說明。明年慕容施主駕臨敝寺,方丈大師還要親謝罪。”
鄧百川道:“小師父不必客氣。會期還大半個,屆時我家公子必來貴寺,拜見方丈大師。”虛竹合什躬身,說道:“慕容公子和各位駕臨少林寺,我們方丈大師十分歡迎。‘拜見’兩字萬萬不敢當。”
風波惡見他迂腐騰騰,全無半分武林中人的豪爽慷慨,和尚雖是和尚,卻全不像名聞天下的“少林和尚”,心下好生不耐,當下不再去理他轉頭向丁春秋等一行打量。見星宿派群弟子手執兵刃,顯是武林中人,該可從這些人中找幾個對手來打一架。
遊坦之自見風波不惡等四人走入涼亭,便卻縮在師父身後。丁春秋身材高大,遮住了他,鄧進川等四人沒見到他的鐵頭怪相。風波惡見丁春秋童顏鶴發,仙風道骨,一副世外高人的莫樣,心中隱隱生出敬仰之意,倒也敢貿然上前挑戰,說道:“這位老前輩請了,請問高姓大名。”丁春秋微微一笑,說道:“我姓丁。”
便在此時,忽聽得虛竹“啊”一的聲,叫道:“師叔祖,你老人家也來了。”風波惡回過頭來,隻見大道上來了七八個和尚,當先是兩個老僧,其後兩個和尚抬著一副擔架,躺得有人。虛竹快步走出亭去,秘兩個老僧行禮,稟告鄧百鄧百川一行的來曆。
右側那老僧點點頭,走進亭來,向鄧百川等四人問訊為禮,說道:“老衲玄難。”指著另一老僧道:“這位是我師弟玄痛,有幸得見姑蘇慕容莊上的四位大賢。”
鄧百川等久聞玄難之名,見他滿臉皺紋,雙目神光湛然,忙即還禮。風波惡道:“大師父是少寺達摩院首座,久仰神功了得,今日正好領教。”
玄難微微一笑,說道:“老衲和玄痛師弟奉方丈法諭,前往江南燕子塢慕容施主府上,恭呈請貼,這是敝寺第三次派人前往燕子塢。卻在這裏與四位邂逅相逢,緣法不淺。”說著從懷中取一張大紅貼子來。
鄧百川雙手接過,見封套上寫著“恭呈姑蘇燕子塢慕容施主”十一個大字,料想貼子上的字句必與虛竹送那張貼子相同,說道:“兩位大師父是少林高倍大德,望重武林,竟致親勞大駕,前往敝莊,姑蘇慕容氏麵子委實不小。適才這位虛小師父送出英雄貼,我們已收到了,自當盡快稟告敝上。九月初九重陽佳節,敝上慕容公子定能上貴寺拜佛,親向少林諸位高倍致謝,並在天下英雄之前,說明其中種種誤會。”
玄難心道;“你說‘種種誤會’,難道玄悲師兄不是你們慕容氏害死的?”忽聽得身後有人叫道:“啊,師父,就是他。”玄難側過頭來,隻見一個奇形怪狀之人手指擔架,在了個白發老翁耳邊低聲說話。
遊坦之在丁春秋耳邊低聲說話的是:“擔架中那個胖和尚,但是捉到冰蠶的,不知怎地給少林派抬了來。”
丁春秋聽得這胖和尚便是冰蠶的原主,不勝之喜,低聲問道:“你沒弄錯嗎?”遊坦之道:“不會,他叫做慧淨。師父你瞧,他圓鼓鼓的肚子高高凸了起來。”丁春秋見慧淨的大肚子比十月懷胎的女子還大,心想這般大肚子和尚,不論是誰見過一眼之後,確是永遠不會弄錯,向玄難道:“大師父,這個慧淨和尚,是我的朋友,他生了病嗎?”
玄難合什道:“施主高姓大名,不知何識向老衲的師侄?”
丁春秋心道:“這慧淨少林的和尚在一起了,可多了些麻煩。幸好在道上遇到,攔住劫奪,比之到少林寺去擒拿,卻又容易多得。”想到冰蠶的靈異神效,不由得胸口發熱,說道:“在下丁春秋。”
“丁春秋”三字一出口,玄難、玄痛、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六人不約而同“啊”的一聲,臉上都是微微變色。星宿老怪丁春秋惡名播於天下,誰也想不到竟是個這般氣度雍容、風采儼然的人物,更想不到突然會在此處相逢。六人心中立時大起戒備之意。
玄難在刹那之間,便即寧定,說道:“原來是星宿海丁老先生,久仰大名,當真如雷貫耳。”什麼“有幸相逢”的客套話便不說了,心想:“誰遇上了你,那是前世不修。”
丁春秋道:“不敢,少林達摩院首座‘袖裏乾坤’馳名天下,才能夫也是久仰的了。這位慧淨師父,我正在到處找他,在這裏遇上,那是好極了,好極了。”
玄難微微皺眉,說道:“說來慚愧,老衲這個慧淨師侄,隻因敝寺失於教誨,多犯清規戒律,一年多前擅自出寺,做下了不少惡事。敝寺方丈師兄派人到處尋訪,好容易才將他找到,追回寺去。丁老先生曾見過他嗎?”丁春秋道:“原來他不是生病,是給你們打傷了,傷得可曆害嗎?”玄難不答,隔了一會,才道:“他不奉方丈法諭,反而出手傷人。”心想:“他跟你這等邪魔外道結交,又是多破了一條大戒。”
丁春秋道:“我在昆侖山中,花好大力氣,捉到一條冰吞,那是十分有用的東西,卻被這慧淨師侄偷了去。我萬裏迢迢的從星宿海來到中原,便是要取回冰蠶……”
他話未說完,慧淨已叫了起來:“我的冰蠶呢?喂,你見到我的冰吞嗎?這冰吞是我辛辛苦苦從昆侖山中找到的……你……你偷了我的嗎?”
自從遊坦之現身呼叫,風波惡的眼興便在鐵麵具上骨溜溜的轉個不停,對玄難、丁春秋、慧淨和尚三個的對答全然沒聽在耳裏。他繞著遊坦之轉了幾圈,見那麵具造得甚是密合,焊在頭上除不下來,很想伸手去敲敲,又看了一會,說道:“喂,朋友,你好!”
遊坦之道:“我……我好!”他見到風波惡精力彌漫、躍躍欲動的模樣,心下害怕。風波惡道:“朋友,你這個麵具,到底是怎麼攪的?姓風的走遍天下,可從沒見過你這樣的臉麵。”遊坦之甚是羞慚,低下頭去,說道:“是,我……我是身不由主……沒法子。”
風波惡聽他說得可憐,怒問:“哪一個如此惡作劇?姓風的倒要會會。”說著斜眼向丁春秋睨去,隻是這老者所做的好事。遊坦之忙道:“不……不是我師父。”風惡道:“好端端一個人,套在這樣一隻生鐵麵具之中,有甚意思?來,我來給你除去了。”說著從靴筒裏抽出一柄匕首,青光閃閃,顯然鋒銳之極,便要替他將那麵具除去。
遊坦之知道麵具已和他臉孔及後腦血肉相關,硬要除下,大有性命之虞,忙道:“不,不,使不得!”風波惡道:“你不用害怕,我這把匕首削鐵如泥,我給你削去鐵套,決計傷不到皮肉。”遊坦之叫道:“不,不成的。”風波惡道:“你是怕那個給你戴鐵帽子的人,是不是?下次見到他,就說是我一陣風硬給你除的,你身不由主,叫這惡人來找我好了。”說著抓住的人他左腕。
遊坦之見到他手中匕首寒光凜然,心下大駭,叫道:“師父,師父!”回頭向丁春秋求助。丁春秋站在擔架之旁,正興味盎然瞧道慧淨,對他的呼叫之聲充耳不聞。風波惡提起匕首,便往鐵麵具上削去。遊坦之惶急之下,右掌用力揮出,要想推開對方,拍的一聲,正中風波惡左肩。
風波惡全神貫注的要給他削去鐵帽,生怕落手稍有不準,割破了他的頭臉,哪防到他竟會突然出掌。這一掌來勢勁力大得異乎尋常,風波惡一聲悶哼,便向前跌了下去。他左手在地下一撐,一挺便跳了起來,哇的一聲,吐出了一口鮮血。
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三人見遊坦之陡施毒手,把弟吃了個大虧,都是大吃大一驚,見風波惡臉色慘白,三人更是擔心。公冶乾一搭他的腕脈,隻覺脈搏跳動急躁頻疾,隱隱有中毒之象,他指著遊坦之罵道:“好小子,星宿老怪的門人,以怨報德,一出手便歹毒手段傷人。”忙從懷中取個小瓶,拔開瓶塞,倒出一顆解毒藥塞入風波惡的口中。
鄧百川和包不同兩人身形晃處,攔在丁春秋遊坦之的身前。包不同左手暗運潛力,五指成爪,便要向遊坦之胸口抓去。鄧百川道:“三弟住手!”包不同蓄勢不發,轉眼瞧著大哥。鄧百川道:“我們姑蘇慕容氏跟星宿派無怨無仇,四弟這番好意,要替他除去麵具,何以星宿派出手傷人?倒要請丁老先生指教。”
丁春秋見個新收的門人隻一掌,便擊倒了姑蘇慕容氏手下的一名好手,星宿派大顯威風,暗暗得意,而對冰蠶的神效埸是豔羨,微微一笑,說道:“這位風四爺好勇鬥狠,可當真愛管閑事哪。我星宿派門人頭愛戴銅帽鐵帽,不知礙著姑蘇慕容氏什麼事了?”
這時公冶乾已扶著風皮惡坐在地下,隻見他全身發顫,牙關相擊,格格直響,便似身冰窖一般,過得片刻,嘴唇也紫了,臉色漸漸由白而青。公冶乾的解毒丸極直靈效,但風皮惡服了下,便如石沉大海,直是無影無蹤。
公冶乾情急之下,伸手探他呼吸,突然間一股冷風吸向掌心,透骨生寒。公冶乾急忙縮手,叫道:“不好,怎地冷得如此厲害?”心想口中噴出來的一口氣都如此寒冷,那麼他身上所中的寒毒更是非同小可,情勢如此危急,已不及分說是非,轉身向丁春秋道:“我把弟中了你弟子的毒手,請賜解藥。”
風波惡所中之毒,乃是遊坦之以易筋經內功逼出來的冰蠶劇毒,別說丁春秋無紫解藥,就是能解,他也如何肯給?他抬起頭來,仰天大笑,叫道:“啊烏陸魯共!啊烏陸魯共!”袍袖一拂,卷起一股疾風。星宿派眾弟子突然一齊奔出涼亭,疾馳而去。
鄧百川等與少林僧眾都覺這股疾風刺眼難當,淚水滾滾而下,睜不開眼睛,暗叫:“不好!”知他袍袖中藏有毒粉,這麼衣袖一拂,便散了出來。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三人不約而同的擋在風波惡身前,隻怕對方更下毒手。玄難閉目推出一掌好擊在涼亭的柱上,柱子立斷,半邊涼亭便即傾塌,嘩喇喇聲響,屋瓦泥沙傾瀉了下來。眾人待痢睜眼,丁春秋和遊坦之已不知去向。
幾名少林僧叫道:“慧淨呢?慧淨呢?”原來在這混亂之間,慧淨已給丁春秋擄了去,一副擔架罩在一名少林僧的頭上。玄痛怒叫:“追!”飛身追出亭去。鄧百川與包不同跟著追出。玄難左手一揮,帶同眾弟子趕去應援。
公冶乾在坍了半邊的涼亭中照料風皮惡,兀自眼目刺痛,流淚不止。隻見風皮惡額頭不住滲出冷汗,頃刻間便凝結成霜。正惶急間,聽得腳步聲響,公冶乾抬頭一看,見鄧百川抱著包不同,快步回來。公乾大吃一驚,叫道:“大哥,三弟也受了傷?”鄧百川道:“又中了那鐵頭人的毒。”跟玄難領少林群僧也回入涼亭。玄痛伏在虛竹背上,冷得牙關隻是格格打戰。玄難和鄧百川、公冶乾麵麵相覷。
鄧百川道:“那鐵頭人和三弟對了一掌,跟著又和玄痛大師對一拳。想不到……想不到星宿派的寒毒掌竟如厲害。”
玄難從懷裏出一隻小林盒,說道:“敝派的‘六陽正氣丹’頗有●(克寸)治寒毒之功。”打開盒蓋,取出三顆殷紅如血的丹藥,將兩顆交給鄧百川,第三顆給玄痛難服下。
這得一頓飯時分,玄痛等三人寒戰漸止。包不同破口大罵:“這鐵頭人,他……他媽的,那是什麼掌力?”鄧百勸道:“三弟,慢慢罵不遲,你且會下行功。”包不同道:“非也,非也!此刻不罵,等到一命嗚乎之後,便罵不成了。”鄧百川微笑道:“不必擔心,死不了!”說著伸掌貼他後心,“至陽穴”上,以內力助他驅除寒毒。公冶乾和玄難也分別以內力助風波、玄痛驅毒。
玄難、玄痛二人內務深厚,過一會,玄痛籲了口長氣,說道:“好啦!”站起身來,又道:“好厲害!”玄難有心要去助包不同、風波惡驅毒,隻是對方並未出言相求,自己毛遂自薦,未免有瞧不起不對方內功之嫌,武林中於這種事情頗有犯忌。
突然之間,玄痛身子晃了兩晃,牙關又格格響了起來,當即坐倒行功,說道:“師……師兄,這寒……寒毒甚……甚是古怪……”玄難忙又運功相助。三人不斷行功,身上的寒毒隻好得片刻,跟著便又發作,直折騰到傍晚,每人均已服了三顆“六陽正氣丹”,寒氣竟沒驅除半點。玄難所帶的十顆丹藥已隻剩下一顆,當下一分為三,分給三人服用。包不同堅不肯服,說道:“隻怕就再服上一百顆,也……也未必……”
玄難束手無策,說道:“包施主之言不錯,這‘六陽正氣丹’藥不對症,咱們的內功也對付不了這門陰毒。老衲心想,隻有去請薛神醫號稱‘閻王敵’任何難症,都是著手回春。大師可知這位神醫住在何處?”玄難道:“薛神醫家住陽之西的柳宗鎮,此去也不甚運。他跟老衲曾有數麵之緣,若去求治,諒來不會見拒。”又道:“姑蘇慕容氏名滿天下,薛神醫素來仰慕,得有機緣跟四位英雄交個朋友。他必大為欣慰。”
包不同道:“非也,非也。薛神醫見我等上門,大為欣慰隻怕不見得。不過武林中人人討厭我家公子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隻有薛神醫卻是不怕。日後他有什麼三……兩短,隻要去求我家公子‘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他……他的……老命就有救了。”
眾人大笑聲,當即亭。來到前麵市鎮,雇了三輛大車,讓三個傷者躺著體養。鄧百川取銀兩,買了幾匹馬讓少林僧乘騎。
一行人行得兩三個時辰,便須亭下來助玄痛等三人抗禦寒毒。到得後來。玄難便也不再避嫌,以少林神功相助包不同和風波惡。此去柳宗鎮雖隻數裏,但山道崎嶇,途中又多耽擱,直到第四日傍晚方到。薛神醫家居柳宗鎮北三十餘裏的深山之中,幸好他當日在聚賢莊中曾對玄難詳細說過路徑。眾人沒費多大力氣覓路,便到了薛家門前。
玄難見小河邊聳立著白牆黑瓦數間大屋,門前好大一片藥圃,便知是薛神醫的居處。他縱馬近前,望見屋門前掛著兩盞白紙大燈籠。微覺驚訝:“薛家也有治不好的病人麼?”再向前馳數丈,見門楣上打著幾條麻布,門旁插著一麵招魂的紙幡,果真是家有喪事。隻見紙燈籠上扁扁的兩行黑字:“薛公慕華之喪,享年五十五歲。”玄難大吃一驚:“薛神醫不能自醫,竟爾逝世,那可糟糕之極。”想到故人長逝,從此幽冥異途,心下又不禁傷感。
跟著鄧百川和公冶乾也已策馬到來,兩人齊聲叫道:“啊喲!”
猛聽得門內哭聲響起,乃是婦人之聲:“老爺啊,你醫術如神,那想得到突然會患了急症,撇下我們去了。老爺啊,你雖然號稱‘閻王敵’,可是到來終於敵過閻羅王,隻怕你到了陰世,閻羅王跟你算這舊賬,還要大吃苦頭啊。”
不久三輛大車和六名少林僧先後到達。鄧百川跳下馬來,朗聲說道:“少林寺玄難大師率同友輩,有事特來相求薛神醫。”他話聲響若洪鍾,門內哭聲登止。
過了一會,走出一個老人來,作庸仆打扮,臉上眼淚縱橫,兀自抽抽噎噎的哭得十分傷心,●(捶)胸說道:“老爺是昨天下午故世的,你們……你們見他不到了。”
玄難合什問道:“薛先生患什麼病逝世?”那老仆泣道:“也不知是什麼病,突然之間便咽了氣。他老人家給別人治病,藥到病除,可是……可是他自己……”玄難又問:“薛先生家中還有些什麼人?”那老仆道:“沒有了,什麼人都沒有了。”公冶乾和鄧百川對望了一眼,均覺那老仆說這兩句話時,語氣有點言不由哀,何況剛才還到婦人的哭聲。玄難歎道:“生死有命,既是如此,待我們到老友靈前一拜。”那老仆道:“這個……這個……是。”引著眾人,走進大門。
公冶乾落後一步,低聲向鄧百川道:“大哥,我瞧這中間似有蹊蹺,這老仆很有點鬼鬼祟祟。”鄧百川點了點頭,隨著那老仆來到靈堂。
靈堂陳設簡陋,諸物均不齊備,靈牌上寫著“薛公慕華之靈位”,幾個字挺拔有力,顯是飽學之士的手跡,決非那老仆所能寫得出。公冶乾看在眼裏,也不說話。各人在靈位前行過禮。分冶乾轉頭,見天井中竹竿上曬著十幾件衣衫,有婦人的衫子,更有幾件男童女童的小衣服,心想:“薛神醫明明有家眷,怎地那老仆說什麼人都沒有了?
玄難道:“我們運道趕來,求薛先生治病,沒想到薛先生竟已仙逝,令人神傷。天色向晚,今夜要在府上借宿一宵。”那老仆大有難色,道:“這個……這個……嗯,好吧!諸位請在廳上坐一坐,小人去安排做飯。”玄難道:“管家不必太過費心,粗飯素菜,這就是了。”那老仆:“是,是!諸位請坐一坐。”引著從人來到外邊廳上,轉身入內。
過了良久,那老仆始終不來獻茶。玄難心道:“這老仆新遭主喪,難免神魂顛倒。唉,玄痛師弟身中寒毒,卻不知如何是好?”眾人等了幾有半個時辰,那老仆始終影蹤不見。包不同焦躁起來,說道:“我去找口水喝。”虛竹道:“包先生,你請坐著休息。我去幫那老人家燒水。”起身走向內堂。公冶乾要察看孽家動靜,道:“我陪你去。”
兩人向後麵走去。薛家房子實不小,前後共有五進,但裏裏外外,竟一個人影也無。兩人找到了廚房之中。連那老仆也已不知去向。
公冶乾知道有異,快步回到廳上,說道:“這屋中情形不對,那薛神醫隻怕是假死。”玄難站起來,奇道:“怎麼?”公冶乾道:“大師我想去瞧瞧那口棺木。”奔入靈堂,伸手要去抬那棺材,突然心念一動,縮回雙手,從天井中竹竿上取下一件長衣,墊在手上。風波惡防。”運勁一提棺木,隻覺十沉重,裏麵裝的決計不是死人,說道:“薛神醫果然是假死。”
風波惡拔出單刀,道:“撬開棺蓋來瞧仆。”公冶乾道:“此人號稱神醫,定然擅用毒藥,四弟,可要小心了。”風波惡道:“我理會得。”將單刀刀尖皇入棺蓋逢中,向上扳動,隻聽得軋軋聲響,棺蓋慢慢掀起。,風波惡閉住呼吸,生怕棺中飄出毒粉。
包不同縱到天井之中,抓起在桂樹下啄食蟲豸的兩隻母雞,回入靈堂,一揚手,將兩隻母雞擲出,橫掠棺材而過。兩隻母格格大叫,落在靈座之前,又向天井奔出,但隻走得幾步,突然間翻琿身子,雙腳伸了幾下,便即不動而斃。這時廊下一陣寒風吹過,兩隻死雞身上的羽毛紛紛飛落,隨風而舞。眾人一見,列不駭然。兩隻母雞剛中毒而死,身上羽毛便即脫落,可見毒性之烈。一時誰也不敢走近棺旁。
玄難道:“鄧施主,那地什麼緣故?薛神醫具是詐死不成?”說著縱身而起,左手攀在橫梁之上,向棺中遙望,隻見棺中裝滿了石塊,石塊中放著一隻大碗,碗中盛滿了清水。這碗清水,自然便是毒藥了。玄難搖了搖頭,飄身而下,說道:“薛施主就算不肯治傷,也用著布置下這等毒辣的機關,來陷害咱們。少林派和他無怨無仇,這等作為,不太無理麼?難道……難道……”他連說了兩次“難道”,住口不言了,心中所想的是:“難道他和姑蘇慕容氏有甚深仇大怨不成?”
包不同道:“你不用胡亂猜想,慕容公子和薛神醫從來不識,更無怨仇。倘若有什麼梁子,我們身上所受的痛禁便強十倍,也決不會低聲下氣的來向仇人求治。你當姓包的、姓風的是這等膿包貨色麼?”玄難合什道:“包施主說的是,是老僧胡猜的不對了。”他是有道高僧,心中既曾如此想過,雖然口裏並未說出,卻也自承其非。
鄧百川道:“此處毒氣極盛,不宜多耽,咱們到前廳坐地。”當下眾人來到前廳,各抒已見,都猜不透薛神醫裝假死而布下陷阱的原因。包不同道:“這薛神醫如此可惡,咱們一把火將他的鬼窩兒燒了。”鄧百川道:“使不得,說什麼薛先生總是少林派的朋友,衝著玄難大師的金麵,可不能胡來。”
這時天色已然全黑,廳上也不掌燈,各人又饑又渴,卻均不敢動用宅子在的一茶一水。玄難道:“咱們還是出去到左近農家去討茶做飯。鄧施主以為怎樣?”鄧百川道:“是。不過三裏地之內,最好別飲水吃東西。這位薛先生極工心計,決不會隻布置一口棺材就此了事,眾位大師倘若受了牽累,我們可萬分過意不去了。”他和公冶乾等雖明真正原委,但料想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名頭太大,江湖上結下了許多沒來由的冤家,多半是薛神醫有什麼親友被害,將這筆賬記在姑蘇慕容氏的頭上了。
眾人站起身來,走向大門,突然之間西角上亮光一閃,跟著一條色火焰散了開來,隨即變成綠色,猶如滿天花雨,紛紛墮下,瑰麗變幻,好看之極。風波惡道:“咦,是誰在放煙花?”這時既非元宵,亦不是中秋,怎地會有人放煙花?過不多時,又有一個橙黃色的煙花升空,便如千百個流星,相互撞擊。
公冶乾心念一動,說道:“這不是煙花,是敵人大舉來襲的訊號。”風波惡大叫:“妙極,妙極,妙極!打個痛快!”
鄧百川道:“三弟、四弟,你們到廳裏耽著,我擋前,二弟擋後。玄難大師,此事跟少林派顯然並不相幹,請眾位作壁上觀便了,隻須兩不相助,慕容氏便深感大德。”
玄難道:“鄧施主說哪話來?來襲的敵人若與諸位另有仇怨,這中間的是非曲直,我們也得秉公論斷,不能讓他們乘之危,倚多取勝。倘若是薛神醫一夥,這些人暗布陷阱,橫加毒害,你我敵愾同仇,豈有袖手旁觀之理?眾比丘,預備迎敵!”慧方、虛竹等少林僧齊聲答應。玄痛道:“鄧施主,我和你兩位師弟以病相憐,自當攜手抗敵。”
說話之間,又有兩個煙花衝天而起,這次卻更加近了。再隔一會,又出現了兩人煙花,前後共放了六個煙花。每個煙花的顏色形狀各不相同,有的似是一枝大筆,的四四方方,像是一雙棋盤,有的似是柄斧頭,有的卻似是一朵極大的牡丹。此後天空便一片漆黑。
玄難發下號令,命六名少林弟子守在屋子四周。但過了良久,不聽到有敵人的動靜。
各人屏息凝神,又過了一頓飯時分,忽聽得東邊有個女子的聲音唱道:“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歌聲柔媚婉轉,幽婉淒切。
那聲音唱完一曲,立時轉作男聲,說道:“啊喲卿家,寡人久未見你,甚是思念,這才賜卿一斛珍珠,卿家收下了吧。”那人說完,又轉女聲道:“陛下有楊妃為伴,連時朝也廢了,幾時又將我這薄命女子放在心上,喂呀……”說到這裏,竟哭了起來。
虛竹等少林僧不熟世務,不知那人忽男忽女,以搗什麼鬼,隻是得心下勝淒楚。鄧百川等卻知那人在扮演唐明皇和梅妃的故事,忽而串梅妃,忽而串唐明皇,聲音口吻,唯肖唯妙,在這當口忽然來了這樣一個伶人,人人心下嘀咕,不知此人是何用意。
隻那人又道:“妃子不必啼哭,快快擺設酒宴,妃子吹笛,寡人為你親唱一曲,以解妃子煩惱。”那人跟著轉作女聲,說道:“賤妾日夕以眼淚洗麵,隻盼再見君王一麵,今日得見,賤妾死也瞑目了,別喂呀呃,呃……”
包不同大聲道:“孤王安祿山是也!兀那唐皇李隆基,你這胡塗皇帝,快快把楊玉環交了出來!”
外麵那人哭聲立止,“啊”的一聲呼叫,似乎大吃一驚。
頃刻之間,四下裏又是萬籟無聲。
(第二十九回完)
短斧客捧了幾把幹糖和泥土放入石臼,提起一個大石杵,向臼中搗落,砰的一下,砰的又是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