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棠是個姑娘,有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再有那彎彎柳眉瓊鼻菱唇,人比其名字可要水靈通透。人兒長的水靈自然招人喜歡,爹親娘愛那是應該的,鄰裏街坊的誇讚也是可以理解的,誰讓人家還生的有那小甜嘴呢,嬸嬸伯伯叫的甚是自然清脆。唉,孩子就是人家的好,不承認不行!
看著人家的好孩子走遠,聚堆兒走針穿線的大嬸大媽就伴著徐青棠走出的青怡說起來。有一個杞人憂天說:“那青怡也漂亮,隻不知那徐家庶子可能活到加冠?這要誰家定了她去,到頭來弄得入贅不像入贅,娶媳不像娶媳,那可就麻煩了。”
這話一出,眾大嬸大媽靜默了幾秒,之後那聲音又發話:“說起來徐青棠也不是那易相與的,你們可還記得她十二歲那年,有次是騎在她那弟弟身上打得他嗷嗷叫喚。這麼多年過去了,聽徐家二嬸子說青棠可是還跟著她家老爺子學著那五禽戲、太極拳呢。現在打人,被打的怕不是嗷嗷叫喚,得直接開口求饒!”
求饒求饒唄,又打不著自家兒子。再說了人家城裏徐氏嫡係乃醫藥傳家,五禽戲、太極拳又是為的強身健體,那是個個都會。鄉下這徐氏雖是旁支,隻供醫藥不看診治病,但要去學五禽戲、太極拳,城裏徐氏應是不會攔的吧?
還有人家徐小姑娘剛隨徐大老爺從深山老林裏出來,在家裏待的都不過一月,覺怕是還沒睡穩當,說那婚嫁早了點,多數大嬸大媽都這般想。
少數有兒子未娶媳的大嬸大媽免不得心有戚戚:美人難兩全啊。徐大姑娘徐青怡溫婉端莊,可惜是半個守灶女;徐小姑娘徐青棠美貌出塵,可惜女孩兒比男孩子還能打。這什麼世道啊,那當爺當爹的也不說收收自家女孩兒的野性,還帶著她東跑西顛!徐氏姑娘啊,算是瞎了!還是相看別家姑娘吧。
被大嬸大媽議論的青怡、青棠已然走遠,自然不知身後大嬸大媽對她們的編排。但聽不到不代表不知這議論,青棠被議論的多。雖說是背著徐家人的,但多少還是傳到徐大夫人耳裏。然後徐大夫人不喜,隻要逮著青棠在家,做傳聲筒的同時順便照著城裏小姐的標準教養青棠。沒辦法,不嚴格要求矯枉過正的話,想將野小子似的姑娘扳回正途,那是做夢!
也因徐大夫人的矯枉過正,青棠厭惡出門走在鄉間。不論是禮數還是言行,她明明比別家姑娘做的好,可哪次回家也沒少了反省。徐大夫人罰的最厲害的一次,青棠記得清楚。
那是前年她剛隨父親徐大老爺從海外孤島回來,她眼見孤島倭人個個厲兵秣馬準備著來自家沃土搶一把,這些個大嬸大媽還在說城裏哪家鋪子出的緞料好,哪家胭脂香,過年時一定去買些回來。小姑娘看不過眼,又不怎麼會掩藏情緒,就全程淡了臉,結果回家就被要求跪了一夜祠堂。
隻要走進大嬸大媽視線,那就是給人家話題,給自己找罰,誰能樂意出門。不過有母親徐大夫人壓著,又到了適嫁年紀,不出門又不行。再有被罰的多了,青棠也就看開了,不把這罰當回事。
反正那些個大嬸大媽說好的多罵壞的少,人家願意浪費唾沫說說唄,她又少不了一塊肉。隻是若說的過份惹急了她,如十二歲那年自家弟弟胡謅說她是狐狸精,她也就啥也不裝了,直接上拳頭,揍趴下你!
將外表嬌滴滴美俏俏的姑娘養成這般內裏凶悍,若說徐大老爺不後悔,那是不可能的。可他有什麼辦法,全怪那不靠譜老道長得仙風道骨太具欺騙性,又說什麼青棠骨骼清奇將來少不得能羽化成仙,想收她作徒。
徐氏雖是世代行醫,那也沒脫離這俗世,還是在儒、道兩個大家思想裏浸淫傳承的。再加上當今聖上的癡迷修道,突有道士說自家姑娘能羽化成仙,徐大老爺能不心動麼,立刻代幼時青棠應承下拜那老道為師。
每思及此處,徐大老爺都想痛哭流涕。十年前的他放心不下幼女,一聽那老道微笑撫須說有件要緊事他得趕緊去處理,徐大老爺便立刻接口說那辦完事再回頭來接徒弟也成。
徐大老爺怕老道處理事情時忽略了他的寶貝女兒,卻沒想到那老道竟會如飄渺黃鶴般一去不複返。而那收徒信物辟邪桃木劍,則成了丟不得拿著又燙手的山芋,支撐著他癡癡等待。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直至青棠十歲。五年啊,五年無望的等待,徐大老爺已不知苦澀為何物。想他小妾都換了快有四茬,女兒卻還沒成仙!每一年到這女兒生日,他便去白龍馬道觀裏辟穀三日,想那老道為何失信!
青棠幼時,徐大老爺還能等。青棠十歲以後,徐大老爺無力再等,也不想再等,這些年他帶青棠尋名山訪大川,踏荒漠涉孤島甚至遠渡重洋,隻為尋那不靠譜老道。若等也等了,尋也尋了,到青棠及芨之期仍得不來老道訊息行蹤,他也就死了讓青棠得道成仙的心,放她嫁人生子過那正常女子該過的日子去。
徐大老爺這般想,亦是這般做的。現在老道沒尋著,青棠及芨之期要到,他給徐大夫人遞話說給青怡留心青年才俊的時候,順便也給青棠留意一下,遇那與自家家世相當、品性優良的,可定給青棠做夫婿。
徐大夫人曆來端莊,隻聽得自家老爺那般說,立時端莊不能。巴啦巴啦一大堆話,唾沫星子噴徐大老爺一臉,概括起來一句話:娘娘的,在這破鄉下,哪來什麼家世相當!你又將女兒養的那般野性,你自與她尋夫婿去!
怎麼說呢,小女兒青棠自小貌美嬌俏,多適合養成傾國傾城美人嫁回城裏,偏自家老爺搶過去養成小子樣兒。要不是她見縫插針教導,小女兒能有小姐的形兒?
大女兒青怡呢,都說好了要留家招婿。結果呢?小女兒剛出生半年,就給她整一庶子出來!
庶子就庶子吧,她忍,正琢磨放話出去說大女兒是要嫁人的,庶子突然病了,危在旦夕。老太爺發話說還是讓大女兒做守灶女。然後,然後,那庶子突然活蹦亂跳了。這家裏有子還招婿,那不得亂套啊?隻老太爺發話,她也不敢吐半個不字。唉,怪隻怪自己生不出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