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周家(1 / 3)

衛嶠走之後,應寶珍的生活並沒有變化。她每日晨起送應窈去鄭夫子的書塾,晚上忙不過來也會讓衛吉駕著驢車接應窈回來。

應窈對她的態度肉眼可見地緩和,不僅神情柔和下來,還關心飯館裏麵的生意會不會太忙,主動提出幫她做事。

也不枉自己每天兢兢業業送她上下學,變著花樣給她和衛吉做各種點心飯食,還有心給他們買各種小玩意解悶了。

應寶珍伸出手指掰扯,應窈在書塾裏麵的表現也十分良好,去接她的時候還能聽得鄭夫子對她的讚賞,囑咐自己一定要讓她繼續讀書。

她當然無異議,畢竟係統交給她的任務就是督促應窈好好學習,培養各種技能。

前些天她發現自己解鎖了係統麵板,隻有“經書”被點亮了。其餘什麼“算籌”,“天文”、“騎射”等等都是灰色的。

唯一點亮的“經書”進度不足百分之五,顫顫巍巍的,離完全點亮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她歎口氣,把飯館裏的進項都算了一遍。

飯館不需要雇人,目前的開支隻有進購新鮮肉食,連蔬菜稻米、柴火都是自家田裏的,隻需要按時去佃戶處支領便可。

至於醬醋調味,按月采購便是。

飯館的生意也十分穩定,鹵串的銷路一直很好,來吃打邊爐的客人也不少。加上她最近拓展的麵食,一日也能賣出幾十碗。

因此每日的利潤約在一兩左右,多的時候能到二三兩,把胡氏樂得抱著算盤不撒手。

家中的開支也少,胡氏是個精打細算的,李柔娘也節省,閑下來還會做些針線活拿去金銀樓補貼家用。

應窈年紀小,隻有去書塾一項開支。平日的衣裳都是李柔娘親手準備的,也不費錢。

至於她自己,也很久沒有為自己添過衣裳首飾,沒有原主揮霍,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應寶珍想了想,她手裏雖有餘錢。但鎮上偏遠,想買點什麼東西都要趕著驢車往別處大鎮子裏跑,更別提說學什麼詩書禮儀,君子六藝了。

想要達到係統的要求,就得離開鎮子往繁華一點的地方去,譬如周遭的定州、平州。

那裏繁華些,來往的行商也多,更適合她做生意。

可胡氏和李柔娘留念故土,肯定不願意輕易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鎮子,拋下生意正好的飯館。

至於理由,應寶珍思忖片刻,倒是可以扯出去尋應青的由頭,勸著李柔娘和應窈同她外出。

可這個理由沒有辦法說服胡氏,雖然在她努力下胡氏和應窈關係緩和,但還是有些生硬。

加之飯館如何處置她也沒有想清楚,以及到了別的地方如何賺錢討生計,還是個問題。

她歎口氣,還是得等慢慢來,總得多攢些銀錢。

而那一邊,早早被應寶珍拋到腦後的周家卻壓抑得很。

他住在西邊的窄巷,街上全是每家每戶扔出來的泔水,髒臭難聞,難以落腳。

周冕嫌惡地避開髒水,猛地踢開擋了路的竹筐。

他剛下了學,懷裏揣著被書坊退回來的詩集,陰沉著臉踹開搖搖欲墜的木門。

去河邊浣洗衣裳的周母還沒回來,家中隻有在灶房忙活著生活做飯的溫眉,被他踹門的聲響嚇了好大一跳。

周冕冷哼一聲,沒去管她。

近來他諸事不利,先是應寶珍不知道發了什麼瘋直接退了親事,不說飯館,連豐厚嫁妝也告吹了。

想拿著新作去書坊打算換些酒食錢,也被新來的書坊坊主拒絕,徑直退回了他的詩集。

“沒眼力見的東西!”周冕怒從心起,布滿血絲的眼睛讓他看起來有幾分可怖,完全不像平日裏風度翩翩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