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一個崛起的世界強國,其堅實的基石不會隻有領先的科技與強大的軍事。隻有當她建立起具備普世公信力的貨幣體係和金融係統時,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於不敗之地,在變幻莫測的國際風雲中威信不移。
試想當今的美國,若是單單抽去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這根頂梁柱,縱使F22和Microsoft的地位仍然無人可以挑戰,她在國際事務中的位置與話語權,還能那樣遊刃有餘,一言九鼎?還能一如既往做“全世界人遙望的燈塔”?
作為明日之星的中國,必將毫不遲疑地邁進建立起成熟可信的貨幣金融體係的曆程。
貨幣無可置疑是人類社會經濟機體的血液。能夠執掌和供應血源者,自然占據了先機和強勢。什麼樣的“血源”令眾生趨之若鶩?它必須產生於健全而完備的肌體-內在經濟發展模式與金融體製,若是染上循環裂變債務而無可救藥的“艾滋”病毒,還強綁上大家“輸血”,隻會共赴黃泉。同時,該“血源”應該是O型-即具備獨樹一幟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動的被接受性質。
什麼樣的貨幣金融體係,是中國明日的健康O型“血源”?
這套完備而堅實的體係應該是以多元化背景為支撐的。而當前僅靠強勁出口大量換彙,緊盯美元超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單一戰術越來越顯露出致命傷。出口拉動型經濟本身的副作用太大,其本質是靠美國的債務增加來拉動本國經濟發展,而美國人民早已不堪債務重負了,持續透支他們的債務負擔能力,將會造成中國出口經濟結構更大的失衡,產能過剩將更加嚴重,將來的調整過程必然更為痛苦。這樣的結果實際上是最終的雙輸。
一國多元化良性循環的貨幣金融體係的具體解構,是一個巨大而艱複的課題,我們在本書中,隻是集中思索一種設想-在多元化背景中注入金銀元素。蓋因金銀曆經千年曆史淘沙,已具備天然的公信度和無可匹敵的受接納性質,以金銀背書的貨幣體製,不可不謂一條通向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捷徑”。
讓我們沿著這個設想,一步步探索曲徑深處。
如果中國政府與人民每年以2000億美元的規模吃進黃金的話,如果以650美元1盎司的價格計算,中國將可購買9500噸黃金,相當於一年買光美國(8136噸)所有的黃金儲備。戰役的開始階段,國際銀行家勢必通過金融衍生工具拚命壓製黃金價格,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可能聯合出麵拋售黃金,金價可能暫時出現暴跌。如果中國方麵看穿對手的底牌,壓低金價將成為西方曆史上對中國最慷慨的金融援助。
要知道,全世界6000年全部開采的黃金總量隻有14萬噸,全部歐美中央銀行的賬麵黃金儲備量隻有2.1萬噸,考慮到20世紀90年代,歐洲中央銀行瘋狂地出租黃金的行為,其全部家底可能遠低於2萬噸。以現在金價(650美元1盎司)折算,這不過是個4000億美元的小盤子,中國貿易盈餘量是如此的巨大,消化400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不過是兩三年的事。歐美中央銀行的子彈會在不太長的時間裏全部打光。
如果中國以這樣的胃口連續五年吃進黃金,國際金價的飛漲將會刺穿國際銀行家所設置的美元長期利息上限的鎧甲,人們將會有幸親眼目睹世界上貌似最強大的美元貨幣體係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問題不是中國能不能用黃金價格打垮美元體係,而是要不要的問題。黃金價格問題對美元而言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中國不要說是真的吃進2000億美元的黃金,隻是放出話來,美國財政部部長和美聯儲主席就會立刻高血壓發作。
困擾中國數十年的台灣問題將轉化為美國“是要台灣,還是要美元”的問題。中國自然不能真的和美國在金融上“同歸於盡”,隻要美國開出的條件合理,必要的時候,可能還可以幫美元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