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隻怕沒有其他人比羅斯柴爾德家族更能深刻理解黃金的真正意義。當2004年羅斯柴爾德家族宣布退出倫敦黃金定價係統時,他們正在悄悄地遠離未來世界空前的金融風暴的中心,撇清他們與黃金價格之間的關係。負債累累的美元經濟和危機四伏的世界法定貨幣體係,以及世界外彙儲備體係很有可能將麵臨一場清算,隻擁有微不足道的黃金儲備的亞洲國家積累多年的財富,將被“重新分配”給未來的贏家。對衝基金將再次發動攻擊,隻不過這一次的對象將不再是英鎊和亞洲貨幣,而是世界經濟的支柱—美元。
對於銀行家而言,戰爭是天大的喜訊。因為和平時期緩慢折舊的各種昂貴設施和物品,會在戰爭中頃刻之間灰飛煙滅,交戰各方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取得勝利,到戰爭結束時,政府無論輸贏都將深深地陷入銀行的債務陷阱之中。在英格蘭銀行成立到拿破侖戰爭結束的121年時間裏(1694~1815),英國有56年處於戰爭之中,剩下的一半時間在準備下一場戰爭。
策動和資助戰爭符合銀行家的根本利益,羅斯柴爾德家族也不例外,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乎所有近代戰爭的背後,幾乎都閃動著他們的影子。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當今主要西方發達國家最大的債權人。老羅斯柴爾德的夫人在去世之前說道:“如果我的兒子們不希望發生戰爭,那就不會有人熱愛戰爭了。”
到19世紀中葉,英、法、德、奧、意等歐洲主要工業國的貨幣發行大權均落入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控製之中,“神聖的君權被神聖的金權所取代”。此時,大西洋彼岸美麗繁榮富庶的美利堅大陸早已落入了他們的視野。
注釋
[1]G.Edward Griffin,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American Media,Westlake Village,CA2002),p218.
[2]Note:Morton(1962)noted that the Rothschild wealth was estimated at over$6 billion US in 1850.Not a significant amount in today's dollars;however,consider the potential future value compounded over156(2006)years!
Taking$6 billion(and assuming _disibledevent=277).
[15]Des Griffin,Descent into Slavery(Emissary Publications 1980),Chapter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