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1970年末(1 / 2)

1970年11月初,永安村,樹上的葉子掉得七七八八,怕冷的鳥兒早就往南飛走了,雖然還沒下雪但泥地都凍硬了。

一大早,田家人就上山給田向東上墳。不知不覺,田向東已經走了一年。田向東家的光景越來越差。

一個花白頭發的老婦人情不自禁留下兩行淚,摸著墓碑動容地說:"向東,如果可以,還不如拿我的命跟你換,讓你多活幾年。"

"老婆子,你說這個幹什麼。向東,你一路走好,不要擔心家裏。"一個50多歲頹喪的老頭自言自語道。

老頭叫田有銀,老婆子叫張梅,田向東的爹娘。田有銀還有一個大哥,田有金,娶妻王菊,生有三女一兒,女兒已嫁,兒子田向陽英年早逝,隻留下一女田小滿,兒媳李彩嬌。田有銀這房有四兒兩女,田向東,向南,向西(女),向北(女),向左和向右。向南和向西是龍鳳胎。

田向東娶妻郭美雲,生有兩子兩女,7歲的春分,5歲的夏至和一對一歲半的龍鳳胎。雖然是那個年代,但農村人迷信為了好養活,新生兒要麼暫時取狗蛋二狗之類的賤名,要麼滿周歲後再正式取名。田家都是滿周歲後取名,小的這輩按24節氣取名。春分的小弟小妹出生半年不到,田向東被派去監督協助修水庫,炸山石時發生意外去世。當年田向東為了給家裏省口糧去當了七八年的大頭兵,省吃儉用供弟妹上學。退伍後在公社當基層辦事員。這在村裏是非常有出息的事!郭美雲比田向東小10歲,嫁給田向東後,過得著比一般村民寬裕且輕鬆的日子。

老二田向南,娶妻李彩娟,生有兩子一女,驚蟄,白露(女)和立秋。李彩娟是大房的李彩嬌的堂妹。老三田向西嫁給甜水村赤腳大夫鍾堅,生有兩子,鍾曉明鍾曉天。老四田向北嫁給縣裏工人陳文,暫時生有一女陳芊芊。東南西北用完了,老五老六隻能另起爐灶取名田向左和田向右。田向左娶妻錢香蘭,暫時生有一女田小雪。

田向東沒出事前,田家的日子在村裏算不錯。向東向南向西讀完小學,向北向右讀完初中,向左高中畢業。田向左和錢香蘭是同學,錢香蘭是家裏獨生女,初中兩人就看對眼了。田家隻供田向左讀完初中,高中是錢家出錢交的學費,生活費還是田家。高中畢業後,在錢家幫忙下,老三田向左錢香蘭都入廠做了工人。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原本錢家想打算讓田向左入贅的,可入贅的男人會被人看不起,田家不同意。最後協商後,還是田向左娶錢香蘭,第一個孩子不管男女必須姓田,再生的孩子姓錢,直到有男娃姓錢後再下一胎才能又姓田。

田有銀和張菊兩人早就打算好,前麵幾個兒子結婚後就分家出去。老幺田向右就跟兩老住老屋。當年田有金田有銀兩兄弟分家,大房田有金分得祖屋,田有銀得了分家錢另外起的房子作二房老屋。實實在在的三間青磚瓦房和兩間土磚瓦房,向西和向北嫁出去了,向東向南結婚後得了分家錢另外在村裏申請宅基地蓋了三間土磚瓦房兩間土坯房。分家錢大部分買了地基和三間房的土磚土瓦和置辦日用品。土坯房的材料是幾兄弟閑暇時候自己做的不花錢,土坯房的房頂是茅草。向左結婚後跟嶽父嶽母錢香蘭常住縣裏,沒有在永安村新蓋宅子,分家隻意思一下拿了點分家錢和二房老屋的一間青磚房,偶爾回村住兩三天,不住人的時候都會鎖住。中間的那間青磚房是正堂,用磚牆前後隔開留門,後半部分的房子是田有銀和張菊的房間,前麵是待客的廳。剩下一間青磚房和兩間土磚房則是歸田向右所有。日後兩老不在了,正堂那間青磚房歸田向右。分家後,田向右把其中一間土磚房扒了新建房,材料有別於村裏自己弄的土磚而是從磚瓦廠購買的,外觀質量都好很多。拆下來的舊土磚規整翻新一下,另外再弄些土磚,改建原來的廚房和廁所。

隔天大房的四口人揣著心事都來到春分家,逗著春分的龍鳳胎小弟說話。過了一刻鍾,老大哥約田有銀出去院子裏談談。小滿給春分夏至幾顆糖,拉著春分去房間翻花繩。夏至有糖吃去找驚蟄和立秋玩。

實在憋不住了,李彩嬌捅破窗戶紙道:“美雲,我知道你舍不得,可這事早辦早省心,再大點他就記事了。當初說的把他過繼給我和向陽當兒子的,你想得怎樣?給個準信吧。你也知道,我出嫁前得幫襯寡母帶大娘家的兩個弟弟,重活髒活沒少幹操勞過度,有一次冬天掉進過河裏,身子受損。嫁進來10來年流產兩次才等來小滿一個親閨女。當家走的時候我都34歲,一方麵田家對我真的好,我不舍得離開小滿,另一方麵再嫁也沒有好的選擇,幾乎不能生了,與其委曲求全任勞任怨去當後娘我還不如像我娘那樣守著。你還年輕,才27歲,父母都在娘家那裏最小的,結婚後你的日子過得滋潤有目共睹,向東不舍得你去幹農活連重的家務活髒活都包了,吃的用的也上心。向東生前雖說是公社的小小辦事員,可每月有工資和糧票,也不指望那些工分養家。向東不在的這一年,你辛苦賺的工分哪裏夠一大四小的口糧,都累病了好幾次,沒有工資糧票進賬還要花積蓄買糧吃。長此以往,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