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毀滅之路 (2)(1 / 3)

魏忠賢急了,可急也沒用,招聘規定是公開的,你不去問,還能怪誰?

可事到如今,割也割了,又沒法找回來,想再當混混,沒指望了,要知道,混混雖然很混,也瞧不起人妖。

宮進不去,家回不去,魏公公就此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具體情況他本人不說,所以我也沒法同情他,但據說是過得很慘,到後來,隻能以討飯為生,偶爾也打打雜工。

萬曆十六年(1588),窮困至極的魏忠賢來到了一戶人家的府上,在這裏,他找到了一份傭人的工作。

他的命運就此改變。

一般說來,尋常人家找傭人,是不會找閹人的,魏忠賢之所以成功應聘,是因為這戶人家的主人,也是個閹人。

這個人的名字,叫孫暹,是宮中的太監,準確地說是太監首領,他的職務,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這個職務,是幫助皇帝批改奏章的,前麵說過很多次,就不多說了。

魏忠賢很珍惜這個工作機會,他起早貪黑,日幹夜幹,終於有一天,孫暹找他談話,說是看在他比較老實的份上,願意保舉他進宮。

萬曆十七年(1589),在經曆了無數波折之後,魏忠賢終於圓了他的夢,進宮當了一名太監。

不好意思,糾正一下,是火者。

實際上,包括魏忠賢在內的所有新閹人,在剛入宮的時候,隻是宦官,並不是太監,某些人甚至一輩子也不是太監。

因為太監,是很難當上的。

宮裏,能被稱為“太監”的,都是宦官的最高領導,太監以下,是少監,少監以下,是監丞,監丞以下,還有長隨、當差。

當差以下,就是火者了。

那麼魏火者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呢?大致包括以下幾項:掃地、打水、洗馬桶、開大門等等。

很明顯,這不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而且進宮這年,魏忠賢已經二十一歲了,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魏忠賢很不受人待見。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魏忠賢沒有任何成就,也沒有任何名頭,因為他的年齡比同期入宮的太監大,經常被人呼來喝去,人送外號“魏傻子”。

但這一切,全都是假象。

據調查,最裝牛的傻人,與人接觸時,一般不會被識破。

而最裝傻的牛人,在與人接觸時,一輩子都不會被識破。

魏忠賢就是後者的傑出代表。

許多人評價魏忠賢時,總是一把鼻涕一把淚,說大明江山,太祖皇帝,怎麼就被這麼個文盲、傻子給廢掉了。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才是傻子。

能在明朝當官,且進入權力核心的這撥人,基本都是高智商的,加上官場沉浮,混了那麼多年,生人一來,打量幾眼,就能把這人摸得差不多,在他們麵前耍花招,那就是自取其辱。

而在他們的眼中,魏忠賢是一個標準的老實人,年紀大,傻不拉磯的,每天都嗬嗬笑,長相忠厚老實,人家讓他幹啥就幹啥,欺負他,占他便宜,他都毫不在意,所以從明代,直到今天,很多人認定,這人就是個傻子,能混成後來那樣,全憑運氣。

這充分說明,魏公公實在是威力無窮,在忽悠了明代的無數老狐狸後,還繼續忽悠著現代群眾。

在我看來,魏忠賢固然是個文盲,卻是一個有天賦的文盲,他的這種天賦,叫做偽裝。

一般人在騙人的時候,都知道自己在騙人,而據史料分析,魏公公騙人時,不知道自己在騙人,他騙人的態度,是極其真誠的。

在宮裏的十幾年裏,他就用這種天賦,騙過了無數老滑頭,並暗中結交了很多朋友,其中一個叫做魏朝。

這位魏朝,也是宮裏的太監,對魏忠賢十分欣賞,還幫他找了份工作。這份工作的名字,叫做典膳。

所謂典膳,就是後宮管夥食的,聽起來似乎不怎麼樣,除了混吃混喝,沒啥油水。

管夥食固然沒什麼,可關鍵在於管誰的夥食。

魏公公的服務對象,恰好就是後宮的王才人。這位王才人的名頭雖然不響,但他兒子的名氣很大——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