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這種戰法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就是我們熟悉的朱棣同誌。
我們也很榮幸地把這位發明者請到了我們的大會現場,喔,朱棣同誌,你不用站起來,坐著就行,下麵我們將繼續介紹這種新式戰法的使用方法。
在明朝永樂時期,由於早期的徐達、常遇春等一群猛將都已故去,新一代的騎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吃苦耐勞精神有所退化(並非玩笑),不如他們的先輩,明朝騎兵對蒙古騎兵的個體戰略優勢已經失去,想要克製整日遊牧搶劫的蒙古騎兵的衝擊力,必須配合使用其他武力手段。
朱棣同誌根據其長期武裝鬥爭的經驗,設置了三大營,並正式將火炮軍隊引入了明軍的戰鬥序列,他希望用火器來壓製蒙古騎兵的衝擊,但問題在於,騎兵不同於象兵,其速度極快,由於當時火器殺傷力和射擊距離以及換火藥時間上的限製,即使朱棣使用沐英的三行火器戰法,也是無法抵禦騎兵衝擊的。
在總結經驗教訓後,明軍終於找到了一套能夠有效克製蒙古騎兵的戰法,本人給明軍使用的這套戰法取了一個名字,叫“要你命三板斧戰鬥係統”。
“要你命三板斧戰鬥係統”使用說明書
首先必須承認,這個名字不是我首創的,而是取材於某搞笑電影中的“要你命3000”武器,也許有的朋友看過這部電影,這個所謂的“要你命3000”武器是由西瓜刀,石灰粉,毒藥,繩子一係列工具組成,具體使用過程比較複雜,也很多樣,比如先灑石灰粉遮住對方眼睛,然後用西瓜刀砍,或是下毒等等。
我在這裏借鑒其名絕不是為了搞笑,恰恰相反,我的態度是很認真的,因為在我看來這個“要你命3000”武器係統正好能夠借用來說明永樂時期明軍戰法的特點。
明軍的這個三板斧戰法是建立在三大營基礎上的,與“要你命3000”武器係統類似的是,明軍是對三大營軍事力量進行合理調配與組合,達到克製蒙古騎兵的目的。
所謂的要你命三板斧戰法的操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發現蒙古騎兵後,神機營的士兵會立刻向陣型前列靠攏,並做好火炮和火銃的發射準備,在統一指揮下進行齊射。這輪齊射是對蒙古騎兵的第一輪打擊,也就是第一斧頭。
神機營射擊完畢後,會立刻撤退到隊伍的兩翼,然後三千營與五軍營的騎兵會立刻補上空位,對已經受創的蒙古騎兵發動突擊,這就是明軍的第二斧頭。
騎兵突擊後,五軍營的步兵開始進攻,他們經常手持製騎兵武器(如長矛等),對蒙古騎兵發動最後一輪打擊,這也是明軍的最後一斧頭。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完整的戰鬥係統,明軍使用火器壓製敵人騎兵推進挫其銳氣後,立刻發動反突擊,然後用步兵鞏固戰場(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步卒次之),這一係統的具體使用根據戰場條件的不同各異,其細節操作過程也要複雜得多,比如多兵種部隊的隊形轉換等,但其大致過程是相同的。
以衝擊力見長的蒙古騎兵就是敗在了明軍的這套戰術之下,無論多麼凶悍的騎兵也扛不住這三斧頭,這套“要你命三板斧戰鬥係統”經常搞得蒙古人痛苦不堪,卻又無可奈何。
此外明軍使用的武器也是很有特點的,據考證,當時的明軍騎兵使用的兵器與蒙古騎兵也多有不同,某些明朝騎兵使用的不是馬刀,而是另一種威力更大的獨門兵器——狼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