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片子看的時候,激情澎湃,看完卻想不起來演的什麼;有的片子則是完全相反,看的時候平靜安寧,看完以後卻讓人回味久久。
很顯然,生命終點,就是這樣一個讓人不斷回味的片子。
電影院裏一片哀泣之聲,每一個觀眾都臉帶戚容的退了場,梅雨和男孩們一起走了出來,望了望天空,明明是萬裏無雲星光閃耀,卻覺得愁雲慘淡,心情低落的無以複加。
跳上車子,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從電影帶來的悲愴情緒中掙脫出來,開始回憶片子中JONE的表現,毫無疑問的,JONE的表演可圈可點相當的優秀。
前半部分,JONE演活了一個嬌憨的少女,一些習慣性的小動作讓這個女孩躍然而出,比如伸舌頭的小動作,側著頭微笑的樣子,以及走路時連跳帶躍的腳步。
塑造人物形象,不外如是:通過一些特征的演化,把人物盤活。
比如像是JONE這樣一些特定的小動作;又或者一些口頭禪,開口閉口皆自稱老娘未嚐不是鞏固形象的方法;再如在形象上下一番功夫,可以設定猥瑣的男配下巴上帶著一根鼠尾長毛,而那風流小娘子的眉間自有一顆紅痣。
快速見效的,大致便是以上三種,若是要更加深刻的塑造人物形象,則要從事件上下功夫,諸如刻畫婆媳關係,便可從小事著手,媳婦一來,婆婆抓緊把桌麵上的水果零食收個精光,待聽明白隻有兒子一人孤身前來,又慌忙把東西再端了出來,一個小肚雞腸的婆婆形象便出來了。
等到了莉莉安和迪倫相戀時,便用的是事件烘托的手法,難得的是這一對演員年紀輕輕,眉目間傳情卻極為自然,從最開始的青澀到後來的熱吻,一切都水到渠成,看不出絲毫扭捏,仿佛他們在現實之中亦是一對戀人。
莉莉安身上的青澀漸漸褪去,活潑卻依舊,待成了母親,這一點依然未改,她會推著嬰兒車跑去探班,會帶著自製的點心給迪倫的同事們吃,卻又拈起其中毫不起眼的一塊,當迪倫咬開時發現裏麵的告白小紙條,溫柔的看向莉莉安,莉莉安又是頑皮的一笑。
想到這裏,梅雨眼前一亮,她瞬間抓住了要點,心中大讚,JONE在這部片子裏的表演真是精彩絕倫。
片子裏拍攝最多的,是莉莉安的微笑,可以說,貫穿了片子始末,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的臉上仍然帶了一絲笑容。
但是她的微笑又是截然不同的,片子開始的時候,她的活潑和片子後半部分,那安靜的笑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仔細回想就會發現,片子後來,她的一些小動作發生了改變,比如原本爽朗大笑會習慣性的搖頭,後來就隻是淡淡的微笑,笑的隻是唇角,而不是肢體。
JONE不但把麵部表情運用的恰如其分,甚至肢體語言也十分到位。
梅雨探頭看向外麵,夜幕之中,啟明星在眾多的星光之中異常璀璨,JONE現在就是啟明星,已經先她一步邁了出去,梅雨毫不懷疑,今年的奧斯卡大獎必將落在這部片子之上。
血緣也是很不錯的片子,可惜情節過於繁複了,如果拍成二十集左右的電視劇會更好些。
生命終點前麵的劇情清新感人,後麵的撼人心弦,回憶起來,片子的每一個鏡頭又都曆曆在目,難怪會叫好又叫座。
奧斯卡的評選,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功利性目標,但凡入圍的片子,必須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
梅雨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卻見男孩們俱都沉默不語,一個個歪靠在一起,臉上表情木然呆滯,似乎還沒有從劇情之中走出來,幸好開車的是PETER,他卻比旁人要好的多。
梅雨糾結的探身向後,素手逐一的拍打著男孩們的臉頰,男孩們一個個如夢初醒,隨後哀號一聲,捂住本就紅腫的臉叫痛不止。
梅雨翻了翻白眼,聽著身後重新生龍活虎的男孩們開始了討論:
“突然覺得JONE真的很美啊,你們呢?”
“是啊,我我想把JONE設置成我的桌麵,可又舍不得MAY,怎麼辦?”
梅雨的耳朵支了起來,喂喂喂,要不要這麼快就棄暗投明了,好歹也要堅持一下吧。
強森大義凜然地道:“切,你們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MAY才是我的公主唯一真愛……”
梅雨聽的連連點頭,這才是人話啊。
“……JONE做夢中情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