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的微世集團,其實在總體的規模上要遠遠比當初的佳樂福集團要來的大。隻不過佳樂福集團在走上世界市場的擴張後,利潤是極為龐大的,但是微世集團卻不一樣。
如果有誰說高科技尤其是實體科技產業能夠一夜崛起的話,恐怕會被人笑死。原因就是科技產業本身就是一個燒錢的主兒,不管是電子科技還是網絡科技,幾乎沒有一家企業是依靠自身的利潤成長起來的,甚至是後來發達的電商網絡,都必須依靠大量的投資才能夠生存下去。
與那些一步步經營的企業相比,張真一所做的要遠遠比它們來的更徹底,從統計數據上看,僅僅是五年之內用於技術積累和人才培養以及設備更新這三個方麵的投入,張真一就足足付出了近千億的財富來維持運營,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他,恐怕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創造出這樣一個恐怖規模的科研項目。
其實這並不是稀奇,在後來,那些世界頂尖的科技公司中,科研經費其實幾乎上占據了企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隻不過張真一做的更加徹底而已,這卻是因為他涉足的是一個從未進入過的領域,這不得不投入巨大。
其實在這個節點上,盡管在通信領域已經出現了像諾基亞、摩托羅拉和索愛這樣的巨頭,但是張真一卻極為清楚地明白,在技術領域,這個年代其實就猶如蠻荒時代一般,不管是通信技術,還是網絡技術都極不成熟,遠遠達不到後世那般普遍的地步,不說其他的,全球移動通信技術上,目前盛行的僅僅是第二代的2g技術,恐怕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3g技術。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並不代表張真一不想知道,在張真一投資的眾多實驗室中,3g技術的研究一直就被放在首位,大量的資金和設備被用來進行相關領域技術的開發和積累,與此同時,大量的2g技術被他通過各種渠道從世界各地獲得,也就是說,他在做的事情並不是簡單地複製,而是在進行突破。
原本張真一是打算經過三五年的時間完成原石的技術積累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佳樂福集團的崩解使得他不得不提前麵臨新的問題和挑戰,這也就增加了他對這項技術的期望。
另外,技術的突破往往是在旦夕之間,搞科研工作,並不是錢多就一定能夠出成果,也並不是時間花了就一定能夠出成果,但是有一點是應該肯定的,那就是如果你的方向是正確的,那總有一天會出成果。
如果要談其他的創造或者說科技突破的話,恐怕張真一並不清楚什麼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移動通信技術領域,他卻有著別人所想象不到的指導作用。
此時中國的通信技術盡管很落後,但是中國的研究人員卻掌握著別人同樣的理論技術水平,所欠缺的並不是技術理論的積累,而是現金技術壁壘的問題,但是當張真一出現後,這一切都不再是什麼困境,甚至說基本上不存在困難。
在得到張真一的概念新指導後,研究人員們僅僅花費了三年的時間便研究出了基礎的係統技術,而正當張真一獲得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時(網絡泡沫的破滅),張真一得到了他最為渴望的消息。
“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企業的全新的移動通信技術研製成功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