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好江山又一城(1 / 3)

()“張先生,你能不能讓小夥子開車帶我們在城裏兜一圈?”

車隊並沒有在寧西停留,而是徑直回了皖南市,記者們並沒有在機場耽擱很久,這卻是張文明對記者們拋出了一個保證這才得以脫身的,在出了寧西地界後,江南省委省政府這才意識到似乎錯過了一些什麼,不過對於省裏來講,其實他們知不知道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除了那位有著局委頭銜的省委書記張金龍已經知道中央在醞釀這樣的一個決議以外,其實省內並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甚至是四大直轄市的領導都隻是在猜測之中,中央在這件事情上極為慎重,並沒有在大麵積和大範圍內進行公開和討論。

江南省其實原本依托皖南市的話,如果在十年之內通力合作說不定真的可以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地域性的優勢是難以改變的,但是如果皖南市真的成為直轄市的話,那麼恐怕對於江南省來講,隻能盡力將損失減小到最小了。

在剛剛進入皖南地界後,季老爺子便已經漸漸從客機上的疲勞狀態中蘇醒了,其實他的內心一直有些不平靜,畢竟是闊別了祖國數十年未曾回來,對於祖國的一草一木其實都有著很濃鬱的感情。

其實這時候的國內發展比之前的數十年的狀況要尤為快,在剛剛進入寧西市區的時候,其實他就已經發現了現在的城市雖然還是跟西方國家尤其是像倫敦這樣的城市沒法比,但是對於自己孩童時期而言,簡直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高速公路兩排的數目鬱鬱蔥蔥,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柏油路很平坦,這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一個國家發展的速度快不快。其實去觀察一下道路基礎設施就知道了,一個處於高速發展中的國家,它的水陸兩路還有航空運輸都發展得極快,盡管可能在初期的時候還狠落後,但是在一個很短的周期內,像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內。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論是在總量上還是在高質量上都會得到真實的體現,如果有人反駁國家的發展問題,或許可以去看看國家道路基礎設施的變化。問題很多這是另外一方麵,事情總有兩方麵,努力的是找到不利和有利的平衡點,張真一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並不苛刻地認為在未來自己的產業會遭到取締。

同樣他也不會覺得自己在未來的時間裏在皖南市構思設計完成一個世界級別的科技城會變得不現實,這是一個得到驗證的概念,他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將還沒有出現的東西攬在自己懷裏而已。

當然。他做得到,而這自然也是最為至關重要的。

要說季氏沒有一點擔心那肯定是假的,作為歐洲甚至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倫敦無論是在金融產業、還是工商業服務業等等方麵都可以說是站在世界前列的。

芙蓉集團在倫敦能夠憑借著自身早期的優勢擠入時尚市場甚至是在歐洲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這不僅僅是由於芙蓉集團本身的緣故,季老爺子從來就不覺得芙蓉集團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領先的企業文化和理念。

相較之於那些已經延續了數十年甚至是百年的歐洲大牌企業來講,芙蓉集團沒有任何優勢,倫敦高度發達的社會為芙蓉集團創造了成功的機遇。同樣也是歐洲高度發達的社會給芙蓉集團種下了毀滅的根源。

皖南市?那隻是一座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而已。

借用西方媒體的話說。

“中國人希望在長江中遊建造一座新滬城,但是那隻是一個夢而已。”

“皖南?噢。那隻是一個概念!”

“天哪?你竟然告訴我世界首富是皖南人?很遺憾,我不知道。”

“什麼?你要去皖南?oh!天哪,那裏的人知道什麼是電腦嗎?知道什麼是電冰箱嗎?那麼空調呢?”

皖南市很小,也很落後,自然也很沒有知名度,至少在大部分知道皖南的人來說是這樣的。他們並不看好這個曾經中國媒體報道的山中城市會成為一座新的國標性質的大城市,甚至是世界級別的城市,如果要這麼說的話,無異於是在癡人說夢。

季家的人都想一探這座城市的究竟,因為這將會是整個季家落腳生存的地方。甚至有可能是季家世世代代居住之地,對於這樣一個未來的故鄉,以後的家的地方來說,他們心懷忐忑。

皖南市從獲得國家批準劃為經濟特區以來,不管是總投資額還是建設的速度其實都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深市和滬城,畢竟這是在本世紀末,國家的條件要遠遠好得多,盡管大額資金都不屬於國內,但是在數量和質量上,其實已經創造了新的記錄了。

一年多的快速建設,城市已經初具規模,在基礎設施方麵,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在整個城市的內部到外圍,經過了權威的設計所參與進行城市規劃的圖紙已經在慢慢完成。

港島李家完全負責了整個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在皖南市的建設隊伍中,有超過百家公司在負責這個事情,所以這是所有的項目中進展最快的,幾乎每個地段都有人在負責。

剛剛進入皖南地界之後,車上的客人們都驚異地看著車窗外的奇異景象,因為他們似乎發現了這個地方比其他的地方的確有著一些不同之處,最為明顯的就是到處都有進行施工的隊伍。

高速公路兩旁並沒有像其他的地方一樣遍植樹木遮掩,而是很開闊,這卻是因為兩旁的建築用地都在進行新一輪的拓寬和施工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