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矛盾(2 / 3)

鐵路是一個半軍事化的企業。整個係統是一個大地連動機,中間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全局,政令不暢,這個連動機的多個環節就會出問題,整個係統就難以運轉起來。這些人並不當麵和左政作對,都是暗中拖左政的後腿,左政本想出重手拿下幾個陽奉陰違的處室負責人。但是與梁向前私下溝通時,梁向前卻說路局剛剛合並,很多方麵的關係還沒有理順過來,這個時間出現一點小問題也正常,再說他們地犯的錯誤隻是工作上的一些小失誤,還達不到撤職的程度,路局剛剛合並。這樣處理幹部會造成不穩定的雲雲。梁向前說得也在理,左政無法反駁,讓他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左政知道。非常時期必須得下猛藥,盡管梁向前反對,左政還是找毛病撤了兩個處室的負責人。可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原遼東和錦成鐵路局幹部地恐慌,他們認為這是新局長為了立威特意找他們的小腳,意在對遼東和錦成鐵路局幹部大清理,在這種的情緒的支配下,他們更靠近了貌似為他們的撐腰說話的梁向前,讓左政的工作更加難以開展,這是左政沒有想到地。

鬆江省是國家的糧食生產基地。遼東省是國家傳統的重工業基地。運輸任務十分地繁重,沒有合局前。車皮計劃都是由鐵道部統一劃撥到各鐵路局,基本上能夠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地方經濟發展的很快,而鐵路的運輸資源是限的,這就出現了運力嚴重不足的局麵,沒合局時還好,各鐵路局為了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采取各種措施挖潛,保證了國民經濟重點物資的運輸。但是,三局合一後,由於遼東鐵路局地中層和基層直接負責運輸調配地幹部都是本土的,與本省有著千絲萬縷地聯係,在運輸計劃緊張的時期,他們自然而然地側重於遼東省,鬆江省的運輸形勢陡然緊張了起來,大量的糧食難以運送出去,庫存達到了飽和的狀態。

為此,鬆江省負責交通和運輸的副省長專程帶人到遼東鐵路局進行協調,協調會上左政表示會全力支持鬆江省,會後左政專門對運輸處、貨運處、調度所做出了指示。局長的指示沒人敢頂著不辦,剛開時還好,左政過問了幾次還比較滿意,可是時間一長,底下人又開始做起了手腳,左政做為一個局長每天的工作千頭萬緒,根本沒有時間盯著運輸計劃和車皮的調配,直到鬆江省再次找上門來才發現底下的老毛病又犯了。

左江有一次到陶菲家去做客,吃飯時陶書記正好回來了,在飯桌他好似無意中和左江談起這個問題。左江的心裏便是一驚,省委書記能隨隨便便說某件事情麼?一定是這個問題影響到一定程度了他才會過問,左江當然明白陶書記的意思,再說他還幫過父親。

左江回家後專門給父親左政打電話談了這個問題,並暗示左政支持地方建設的重要性,左江的前世,發生過幾次由於鐵路局的主要領導自恃鐵老大不受地方的管製,不支持地方政府的運輸需要,不理會地方政府的要求,不尊重地方政府的意見,惹惱地地方政府的主官,省委書記在國務院的會議上彈劾鐵路,在國務院的壓力下,鐵道部撤換了幾名當地的鐵路局長。

左政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這回他安排第一副局長宋大佑盯著運輸計劃和車皮的問題,調整了幾個主管計劃和車皮幹部的位置,這人問題才得以徹底的解決。可梁向前一方的勢力見這個方麵無縫可鑽,轉而在其它方麵做手腳,讓左政防不勝防。左政見激進地方式收效甚微,便調整了策略。一直在等待能夠解決問題機會出現。

1988年1月8日,也就是左江參加完期末考試的第二天,遼東鐵路局錦成分局管內發生了貨物列車脫軌顛覆的大事故,造成了貨車大破1輛,中破4輛,小破6輛,線路損毀120多米,中斷正線行車2小時50分,總經濟損失30多萬元的嚴重後果。左政在接到事故報告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救援,事後查明。這起事故是由於工務方麵線路保養不及時,機務方麵司機超速造成的,事故責任定了錦成工務段和錦成機務段,最主要的是事故的主要責任是錦成鐵路分局,左政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錦成鐵路分局是梁向前的根基所在。分局長、黨委書記都是他地嫡係中的嫡係,而錦成工務段長和機務段長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在一些事務上除了梁向前外,路局根本指揮不動他們,左政決定借這個機會動一下他的根本。

按照出了重大事故鐵路局黨政正職引咎辭職的先例,出了大事故鐵路分局黨政正職也必須引咎辭職,同時。主要責任單位地段長免職,左政把這個處理意見拿到常委會上研究時,梁向前根本無法提出反對意見,於是形成最終於的處理意見上報鐵道部,同時,請求鐵道部給予自己和局黨委書記梁向前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