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掙錢機會(3 / 3)

5月末傳媒公布了上海新股將大量發行的消息,同時6月5日下午又進行了1992年股票認購證的第二次搖號,許多人急於拋掉老股以認購新股,在這些因素影響之下,從5月31日至6月8日,上證指數繼續滑落,但愛使股價始終在240—260元之間徘徊,且成交量維持在每天三四千股之間,說明大戶莊家仍在不動聲色地逢低吸納。從6月9日開始,伴隨著成交量的持續放大,愛使股價開始被逐級拉高,至6月15日收盤時,愛使股價已從6月8日251.50元的收盤價漲至333元,且這天的成交量已放大至21497股,換手率接近9%。在隨後的一個多星期裏,愛使股票圍繞330元價位無量盤整,耐心清洗浮籌。從6月65日開始,個人大戶莊家又開始入場放量拉抬,愛使股價於6月30日漲破400元大關,收於413.00元,成交15690股;7月7日漲至450.50元,成交9股;7月15日衝過500元大關,收於530.00元,成交22885股。至此,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愛使股價已翻番有餘,市盈率也超過1500倍。7月16日、17日兩天,在成交量分別放大至26374股及21347股的情況下,愛使股價卻基本走平,顯示個人大戶莊家已開始在高位派發。隨後,市場大戶們使愛使股價在500元—540元之間震蕩整理達兩個多星期之久,利用投資大眾不明就裏,指望盤整後再次衝高,因而入場接貨的舉動,不動聲色地分批派貨,完美地實現了平台式派發,獲得了可觀盈利。這次對愛使電子的炒作,是滬市個人大戶聯手操作的一個成功範例。

隨著機構的日漸崛起,個人大戶對市場的操縱能力經曆了一個由減弱到消失的過程。個人大戶對市場行情影響力的降低,使他們與眾多散戶一樣淪為機構投資者的砧上之肉;而且,許多個人大戶過分貪婪的心態、追漲殺跌的操作風格及透支交易的習性,更加快了個人大戶消滅的速度。

大戶已經變得上海股市自1993年2月中旬上摸1558點之後,便一路下滑,尤其是從1993年中期開始的宏觀調控,更使華夏國股市步入了一輪長達3年之久的大熊市之中。這樣,股市的低迷走勢就將那些習慣於進行大比例透支交易的個人大戶們一步一步地推入了深淵。1993年下半年及1994年前7個月的這段時間,是個人大戶消滅速的時期。這一期間股市的每一次大幅下挫,都會使一些個人大戶或者傾刻間變得一無所有,或者從此被請出大戶室而淪為一名散戶。到1994年上半年,許多曾在上海股市上風光一時的超級個人大一文不名。

趙華當然不會重蹈覆轍,他看到的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