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磚瓦廠的事情,這反應的是一級黨委思想認識的問題。我們縣委縣政府要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其他的鄉鎮也會紛紛效仿,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市裏乃至於省裏都會認為我們魏縣縣委是有資產階級的傾向的。”
在吳長貴這種頑固派的思想裏,進行股份製改革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不是政治鬥爭那麼簡單,而是關於黨性,社會製度的根本性問題,是不容商量的。
二位一把手的爭論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盧德成原來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頑固派,他是從那個大混亂時代走出來的幹部,曾經是鄉鎮革委會的主任。
但是從女兒到改革的最前沿陣地G省上大學之後,每次回來父女二個都吵的不可開交,盧德成也漸漸開始研究女兒從G省帶來的各種訊息,他開始慢慢的接受了許多改革的東西,父女二人從爭吵變成了他向女兒請教。
“其實股份製也不是大成鄉創的,早在84年,京城的天橋百貨有限公司就已經成立了。也沒聽說關於社會製度的問題存在啊!在東部沿海城市,各種責任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早已經深入人心了,在上海也有銷售股票的專門櫃台。早在前年,國家已經在試點股份製改革了,我認為大成鄉是在為全縣做出了一個試點和摸索的過程,甚至我大膽的提議,要是大成鄉的改製工作能切切實實的改變企業的經營狀況,我認為可以在全縣進行試點。”盧德成打破了二虎相爭的局麵。
盧德成也是能夠猜到譚良富的意圖,現在全縣的企業基本上都處在困境之中,不能為全縣的經濟工作提供助力,相反還要先財政給予補貼。沒有經濟作為後盾,要想出成績談何容易,窮則思變是譚良富此時的心態。
盧德成的說法讓吳長貴有些措手不及,吳長貴對股份製改革沒有做過任何的研究,但是他覺的讓私人參與到國營企業,就是在逐步的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是在搞資產階級的那一套。
吳長貴說道:“外麵的情況我不甚了解,但是一定要保持我們魏縣的黨性原則,作為一級黨委,不能失去我們的對黨,對社會主義的忠誠。對於這件事,我堅決不同意在記會上形成的任何的決議,我提議召開常委會,甚至是一個擴大會議在談論此項問題。”
由於吳長貴的堅決反對,記碰頭會並沒有達成統一意見,即使譚良富強行表決,產生的結果也是沒有效果的。上了常委會,吳長貴一樣也會堅持反對的,那時不僅僅是大成鄉的改製問題,,記碰頭會的權威也會受到質疑。
吳長貴回到辦公室,先給市長韓家梁打了電話,吳長貴在電話裏說道:“韓市長,大成鄉要搞企業股份製改革,這可是涉及到社會性質問題。”
“你們魏縣縣委是什麼態度。”韓家梁覺得吳長貴有點小題大做了,股份製改革雖然在全市沒有先例,但是在全國其他地方已經有了很多的試點。
“譚記剛剛召開了記碰頭會,他同意大成鄉的做法。”
韓家梁並沒有什麼表示,隻是一句:“我知道了。”說完就掛斷電話了。
吳長貴不明白韓家梁的意思,怔怔的站了一會,才對秘說道:“你去找一些有關股份製改革的資料給我。”
小說閱讀下載盡在中文網更新快小說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