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楊淵便給楊龍找來了三個畫匠,分別叫王賀、徐維、杜亮,他們是城中最好的畫匠了。
這三人都衣著樸素,身材消瘦,年紀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間,一看就知道日子過得清苦。不過他們衣服都穿戴整齊,幹淨清爽,一看就知道是有講究的人。
一走進會客廳,三人就朝著上首的楊龍拱手行禮道:“草民見過神使大人!”
麵對著這個殺伐果斷的黃巾軍首領,三人內心是忐忑不安的,擔心一不心惹怒了他,就會小命不保。雖然昨天他們也參與,那場為百姓謀太平的,激情澎湃的演講,也都認同了楊龍的說法。但認同歸認同,此時真人當麵,也還是被楊龍的威勢震懾住了。
見完禮後,三人分別把自己的得意畫作奉上,好讓楊龍鑒賞,並因此認可他們的能力。在他們想來,楊龍找他們來應該是給他自己畫肖像的,這時代的大人物們不都是這樣嗎。
要是楊龍知道他們此時的想法,一定會說:對,叫你們來就是給老子畫肖像的!
近來,楊龍看到隊伍越來越壯大,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他是興奮的。但看了本源珠的信徒數量和信徒等級後,他就高興不起來了。人數少的時候,三天兩頭都能與他當麵,在這支隊伍中,他是神使,是太平道教的代表,也就是人們心中的信仰代表。但當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後,多數人已不能經常看到他了。雖然在督導隊的宣傳下,他們也都有著信仰,也知道有楊龍這位神使,但他們的信仰是模糊的,對信仰那個沒見過麵的大賢良師張角,更多過信仰楊龍。
這樣的情況是現階段的實情,楊龍覺得時機還不成熟,還要扯大賢良師張角這張大旗。不過,昨天他腦袋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個絕妙的點子。
這個點子呢,就是讓人把他這英姿颯爽、威武不凡、才貌雙絕、風度翩翩、溫文爾雅(咳咳,有點過了哈)的樣貌畫在紙上,讓整個隊伍進行傳閱。這樣,大夥就都能看到他這尊真神的麵容了,都知道是他在帶領著大家,披荊斬莿的前行了。
要不是現在條件不允許,楊龍還想讓人給他做石像呢,這才能顯得高大尚嘛!
旁邊親衛接過三人的畫作,一一打開展示給楊龍看。隻見三個威武不凡,形態各異的將軍躍然紙上。看來這三人畫畫的造藝還是可圈可點的,來之前也猜過楊龍這位將軍的心思。
不過楊龍對這效果是不滿意的,這將軍畫威武是威武了,但不夠傳神,不夠逼真。可以說,此時的大漢皆是這種用毛筆墨水作的畫,雖然優美,但達不夠楊龍想要的效果。楊龍要的是,能將他的形貌完美複印到紙上,讓人一看,哦,這就是神使大人啊。
楊龍讓人把早準備好的碳筆拿上來,並對三人道:“三位的畫作都很好,但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接下來我教你們一種畫法,那樣畫出來的畫才是我想要的。”
三人連忙點頭稱是,但心裏卻是有點不以為然的。都在心裏想,這位年輕將軍領兵打仗是在行,但畫畫嘛能比浸淫此道十幾年的他們還強?
楊龍卻不管他們是怎麼想的,拿起碳筆就在紙上刷刷的畫了起來。說起畫畫,楊龍在前世還是學過一點素描的,那是上初中的時候。那時接觸素描比較多,就在想,自己要是也能畫就好了。為此還買了一本教畫素描的書學了起來,但效果嘛,馬馬虎虎吧。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以楊龍現在的條件,效果當然杠杠的。不一會兒王賀、徐維、杜亮這三名畫匠的逼真素描就躍然紙上。此時觀看完楊龍畫畫的三人,都看呆了,口中喃喃自語著:妙,妙妙,世上竟有如此神妙的畫法。
接下來楊龍就把素描的一些要領教給了三人,然後讓他們自個練習去了,他們現在剛學,可還不能畫出楊龍想要的效果。
黃昏時分,一處造形古樸的涼亭中,一個身穿白色道袍,身姿飄渺的青年道人矗立其間。那流瀉在肩頭的烏黑長發,在霞光的照耀下,微微閃著光澤。(這裝13的人是誰啊,真想踹他兩腳)
以王賀、徐維、杜亮三人原本的畫畫造藝,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比用毛筆畫畫更簡單的素描。經過一天的練習後,終於達到了楊龍的標準。此時的楊龍,就是在做人體模特讓他們畫呢。楊龍的這身打扮,除了沒有白發三千外,妥妥的一個得道高人形象。這也正是楊龍想要的結果,讓他以得道高人的形象,在隊伍中傳播,這信徒的信仰不得不更加的虔誠啊。
就在楊龍擺造型擺得正嗨的時候,一個傳令兵急匆匆的跑進來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