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初見(1 / 3)

“世界短道速滑見證帝皇誕生!冬奧會獨得三金,實力獨步天下!我國運動員鍾木一,成為冬奧會曆史上首位‘三冠王’!飄逸靈動的超越技術,精準巧妙的路線控製,十八歲的他書寫了冰雪項目的傳奇!”

石言儒專注地看著電視裏的精彩賽事回放,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短道速滑的比賽。

這個八歲的華國小朋友被短道速滑的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沉浸其中,連石爸爸叫他吃飯的聲音都沒聽到。

餐桌上,石言儒滿腦子都是剛剛看到的短道速滑比賽:那個叫鍾木一的哥哥長得真好看,穿的衣服好帥,頭盔也好酷,滑的時候嗖地一下就是一圈,自己的眼睛都有點跟不上了。

“想什麼呢,飯都要吃到鼻子裏了!”石媽媽打趣道。

石言儒眨著大眼睛問:“爸媽,我可不可以預支我今年的生日禮物呀?”

石媽媽跟石爸爸對視一眼:“兒子不錯呀,還知道預支這個詞了。你先說說你想要什麼,玩具小汽車嗎?”

“不是,不要玩具小汽車,我想學滑冰可以嗎?”

石媽媽跟石爸爸有點疑惑,為什麼自家孩子突然想學滑冰了。但二人轉念一想,滑冰能鍛煉身體,學了也沒有壞處,便欣然同意先帶石言儒去冰場試試。

第二天,石爸爸就帶著石言儒到了順市的露天冰場。

教練帶著石言儒滑了幾圈,過來笑嗬嗬地對著石爸爸誇獎石言儒。他覺得石言儒是個好苗子,首先膽子大,第一次上冰就敢滑;而且平衡感不錯,第一次上冰竟然全程沒有摔倒。

聽完教練的話,石爸爸又問石言儒第一次滑冰跟想象中有沒有什麼不同。

渾身上下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石言儒隻露出一雙靈動的大眼睛。他把圍巾往下拽,哪怕冰場冷到嘴裏吐出的全是白氣,他依舊是笑著的。

“我很喜歡滑冰,我一定會好好學的!”

石爸爸看著兒子凍得通紅的小臉兒,有些猶豫:“你真的想學?這天氣這麼冷,而且我們市沒有室內冰場,條件很艱苦的……”

換來的是石言儒堅定的點頭,雖然是他第一次上冰,速度還沒有上來,但石言儒已經為冰場上這種絲滑暢快的感覺而著迷。

石爸爸最終還是同意了,而且咬牙花了不少錢給石言儒買了一雙還不錯的冰刀鞋和包括護肘、護膝、頭盔在內的一整套護具。

不過石言儒是初學者,還用不了短道的冰刀,隻能先用教練那裏的花滑刀進行適應。花滑的冰刀前端帶有刀齒,極大地增強了穩定性,初學者一般選擇使用花滑刀,更快地掌握平衡感。

石言儒在室外冰場,穿著厚厚的棉衣進行訓練,而且初學並不能上速度,暫時也用不到較為昂貴的連體衣,教練建議先學一段時間,等速度提升之後再買這種防切割服。

這時的石言儒,還沒有什麼當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意識。

他現在隻想好好練習,爭取早日達到能穿上短道刀的水平,進行更高難度的訓練,像昨天他在電視裏看到的那位鍾木一哥哥一樣,享受短道速滑的冰刀帶來的樂趣。

之後,石言儒每天早起圍著小區的居民樓跑步,一放學就飛奔向冰場,練到天黑才回家吃飯寫作業。

就像小孩子先要學會站立,才能再學行走,最後再學會跑是一樣的道理。石言儒先從冰上站立開始學起,隻有站得穩,才能更好地進行下一步。

冰上站立的姿勢與正常陸地站立的姿勢相差不大,都是雙腳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但由於冰麵光滑,冰上摩擦力小,所以找準重心是站穩的最關鍵的因素。

每個人的重心位置雖然隻是略有不同,毫厘之差,可對於短道速滑這個項目來說,重心的找尋甚至可以關係到一位運動員的滑行風格和滑行方式。

石言儒是教練執教五六年來看到的冰感最好的孩子,他找尋重心的速度要比其他年紀相當的小孩子快得多,而且也穩定,摔倒的頻率明顯比其他孩子低。

石言儒也就練了一次課,緊接著教練就教他冰上蹲起和原地踏步,他很有韌勁,摔個屁股蹲兒之後立刻爬起來,少有叫苦叫累的時候。

教練感覺他每天都在進步,短短兩個月時間,石言儒的滑行已經有模有樣了,甚至比學了半年的孩子滑得還要幹淨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