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內容提要:也許是那位二十出頭的女老總特別欣賞軍人,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軍人。這是一家並不很大的公司,公司總共一百多人,主要是經營手機,由於發展比較快,鬆懈的管理已經跟不上公司的發展,也許是老總對軍人的執行力和部隊的管理水平比較迷信,所以才聘用了胡學兵,主要是讓他抓好內部管理。)
胡學兵從中央警衛團退伍後,沒在北京找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山東。一開始他被人介紹到魯能集團的一個商業中心當保安,保安部經理相當器重他,準備把他培養成自己的得力助手,其實在中央警衛團幹了五年警衛,對安全保衛方麵可以說了如指掌,因此,胡學兵為安保部起草了一份有價值的整改方案,令經理拍案叫絕,以後的管理當中,安保部的管理都是照著胡學兵的方案進行的,而且見效很快,胡學兵不到半個月便被提名為安保部副經理,要知道,在這樣一個人事管理異常嚴密的大企業,很多人拚了十幾年才好不容易熬到了副經理級別。但胡學兵畢竟剛剛進入社會,對職場方麵的競爭並不了解,因此他受到了原副經理的嫉妒和陷害,被迫離開了這個他曾經認為要幹一番事業的地方。他走的很不是時機,因為他還有一天就可以簽合同了,簽了合同,他被抓在副經理手中的那點辮子,根本不致於被辭退。
走的時候,他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幹一番事業,總有一天,他要找那個副經理報仇!
他不服輸,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特種部隊的佼佼者,曾經是跟著國家首腦人物工作的,他不可能失敗,他也沒理由失敗。
沒想到竟然有一個公司錄用了他,而且給他一個相當高的職務——人事部經理。這令他始料不及。也許是那位二十出頭的女老總特別欣賞軍人,尤其是特種部隊的軍人。這是一家並不很大的公司,公司總共一百多人,主要是經營手機,由於發展比較快,鬆懈的管理已經跟不上公司的發展,也許是老總對軍人的執行力和部隊的管理水平比較迷信,所以才聘用了胡學兵,主要是讓他抓好內部管理。
但是,公司目前的現狀不能不讓胡學兵擔憂,內部管理混亂,遲到、早退現象嚴重,甚至有的幹脆天天不來上班。經過策劃,胡學兵明白要想一下子改變現狀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找一個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就是先統一公司員工的著裝。
胡學兵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各個部門,規定周六之前所有人必須著工裝。但是有的部門不把這事兒當回事兒,依舊我行我素。到了周六,胡學兵與總經理達成一致,召開全體人員會議,就下一步管理的具體事宜予以宣布,最後,胡學兵指定專人對未按要求穿工裝的人員做了登記,並當場宣布每人處罰50元,這使各部門為之一震。自從這以後,胡學兵的管理工作好開展多了。
這一招先罰後立威的做法,使得胡學兵以點及麵,工作做的異常順利,不出十天,李總把公司的管理大權全部交給了胡學兵,胡學兵感覺壓力挺大,因為他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公司的管理、人事、培訓、行政隻有他一人牽頭負責,再說營銷公司營銷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大,光每周的招聘都夠他受的。
公司有個業務副總經理叫陳強,主要負責公司的業務,此人精於心計,爭強好勝,在幾次工作往來中胡學兵看的出來,但胡學兵畢竟是新來的,要跟他鬥,他沒有那個資本,如果自己對陳強也按照正規的程序走的話,肯定會受到陳強的阻撓。胡學兵也不是省油的燈,陳強在的時候,他表現的很低調,而且每出一種管理方案,胡學兵都要向陳強請教,因為胡學兵知道,他畢竟在公司的地位還不穩,要想站穩腳,就得低調,再低調,陳強這一塊如果關係處理不好,說不定自己馬上就要滾蛋,因此他隻有盡可能地給陳強戴高帽子,凡事都給他商量,使得陳強對他的評價很高,理所當然地,陳強這個隱患,經過胡學兵的包裝,竟然變成了他進步的階梯,陳強畢竟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有他的支持,各項工作開展的順利多了。
這天,李總找到胡學兵,對他說:“現在市場部還有多少人?”
胡學兵道:“還有二十三個人,十個男的,十三個女的。”
李總道:“抓緊時間招人,奔著二百人的目前招,把量衝上去。你今天抓緊時間定幾場招聘會,然後網上、報紙,能用的媒體都用上,盡快把人數衝上去!”
受命之後,胡學兵做好了策劃,星期六,他帶了一個營銷部的主管去了招聘會。本次招聘的效果還算不錯,到上午十點鍾,已經有近四五十人填了簡曆。但十點半的時候,李總打來電話,讓胡學兵再招兩個會計。胡學兵心裏埋怨道:“不早說,海報都做好了,怎麼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