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一百四十五章,黑(3 / 3)

讀過新一期讀者文摘中一篇叫做假如沒有遇到妳…的文章,我為妳寫了下麵的感觸:

假如沒有遇到妳…

假如沒有遇到妳,那年我一定不會要求得到公司西南地區主管的位置,也就沒了來成都近百次的奇跡經曆…當然,公司也不可能再有人對成飛的項目那麼執著,也就不會有在90年代中國生產的戰鬥機上裝載美國電子係統出口的曆史…;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可能不會堅持留在國內工作,也許都已放棄了我的中國籍,變成為今天或許會感覺尷尬的”外國人”身份…那麼,兒子也就不會留在國內讀清華大學了…;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肯定沒那麼大的興趣會在放下二十後,再去約小時的朋友打球,還堅持了十年.甚至在五十歲時還敢在球場上做魚躍…沒妳,排球對於我來說,早就是年輕時的回憶了…;假如沒有遇到妳,我也許不必承擔很多家務,沒有必要從保姆的工作中搶來每天買菜的任務…更不會天天走進菜場和超市.那其實並不是我的愛好…;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也許還不會熟練地發手機短信,,因為手機那些個多餘的功能對我不會有什麼大用途…甚至,我在手機或計算機上寫中文的速度也一定沒有今天這麼熟練…;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或許不需要了解醫藥這個行業,除非是真到了我自己一定要吃藥的時候,恐怕也不至關心這離我太遠的行當…;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肯定不會像現在一樣每天都會關注成都的天氣預報,使這已經成了我多年的習慣了…;

假如沒有遇到妳,也許上帝能賜另一個女人給我來惦記…她或許會是我的,女兒.倘若真是如此,她今天也有十多歲了…;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可能還會四處飛來飛去地出差…結果呢?是否也會沉迷於大多出差在外的男人們的遊戲中…以至可能敗壞了名聲,損失了金錢,危害了身體…;

……

假如沒有遇到妳,我真的想象不出過去的十幾年我又會是怎麼走過的?人到無求品自高,是清代文學家紀曉嵐的先師陳伯崖撰的一副聯書,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這裏說的“無求”,是告誡人們要舍棄滿腦子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不為浮雲遮雙眼,從而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

這裏的“無求”,不是人生的不思進取和漫不經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一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度和庸人哲學。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困擾,不必強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求”,是人生品格的體現,但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雖然說沒有轟轟烈烈揚名內外,也沒有顯赫的地位,可它的確是渴望而難及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