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慕容長寧,平安喜樂,康順長寧的長寧。
我的父親是大淩的景順帝,我的母親是大淩的長孫皇後。
母後入宮多年不曾有孕,太醫院的庸醫們便想盡了法子尋得世間至苦之藥送到她麵前,直到有一天,母後倦了。
母後是一個極好脾氣的人,就連不耐煩都沒有掀桌子,隻一臉平靜地將手中的藥碗放在桌上,溫聲道:“日後本宮不喝藥了。”
景仁宮的宮女太監們嘩啦啦地跪了一地,哭著喊著勸著,可母後都不為所動,隻好生勸他們冷靜一點。
知書姑姑踉踉蹌蹌地跑到禦書房,喚來了父皇,想讓他幫著勸一勸母後。
誰知父皇隻是靜靜和母後對視一眼,而後就帶她去了禦膳房,要了一盤她愛吃的梅花烙。
也不知那樣好脾氣的父皇和母後怎麼就生出來我這麼一個無法無天的女兒。
我不似別的公主,整日在宮裏寫詩作詞、繡花彈琴,我喜歡在宮裏無人去的地方遊蕩,或是躲在宮門背後嚇唬宮中其他姐妹,又或是找一棵視線範圍之內最高的樹,爬上去看能不能看到宮外。
隻可惜大多數時候都是不能的。
我爬樹的時候小康子總是一臉緊張地在樹下守著,帶著哭腔顫顫巍巍地勸我。
玉珠則是一臉嫌棄地站在一旁用手捂著耳朵。
她跟我一樣,受不了小康子的聒噪。
母後被太醫診出有喜的那日,整個大淩朝高興了許久,尤其是前朝的大臣們,毫不掩飾地將“皇後娘娘定要為大淩誕下嫡子”這幾個大字明晃晃地刻在了臉上,也不知我母後生男生女同他們有什麼幹係?
與之最有幹係的父皇想必也是有些激動的吧,因為他翹了早朝來看母後。
我為什麼會說翹了早朝這種話呢?
因為這是林世子妃教我的,林世子妃總是會說許多奇怪的話。
奇怪,卻頂有道理,也許這就是林世子那麼喜歡她的原因。
“我隻希望這個孩子平安喜樂,康順長寧”,母後這麼對父皇說,語氣淡淡卻十足有氣勢。
聽母後說,父皇聽了她的話之後半晌沒有言語,隻是在後來小心翼翼地摸著她平坦的肚皮的時候,輕聲回了句“好”。
然後我就成了大淩朝史上第一個還未出生就定了名號的公主。
叫長寧。
平安喜樂、康順長寧的長寧。
母後說父皇說“好”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頂頂溫柔,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最最溫柔的人。
我想,那一定是因為母後看不見提起這件事時她自己臉上的表情。
在父皇和母後極度地寵愛下,我一天天長大,漸漸地,民間有了許多關於我的傳言,朝堂上竟也多了許多彈劾我的聲音。
他們說我囂張跋扈、嬌蠻任性,實在是無法為天下女子作表率。
我聽了之後特別生氣,我為何要為天下女子作表率?
更何況,我雖任性,卻也不曾無故責罵宮人或是濫殺無辜,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頂頂好的人,哪有他們說的那麼糟糕?
父皇和母後聽了也特別生氣。
可父皇是皇上,就算有人在朝堂上彈劾他最疼愛的女兒他也不能罵人,母後就不一樣了。
母後毫不留情地將我從景仁宮趕了出去,靠在父皇肩上柔聲細語地跟他說道:“朝堂上那群老古董管得實在太多了些,陛下該多給他們派些差事,省得一天到晚總是盯著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