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華書記,我們黨曆來的原則就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尤其是,坦城地相互交流、表達意見。所以,我還有幾個問題需要答案,這也是對事不對人,你看可好?”徐委員長終於打破了沉靜,隻不過,他的聲音不再像剛才一樣渾厚鏗鏘,而是從骨子裏透出了一絲疲憊和沙啞。
“徐委員您太客氣了,您說得沒錯,我們黨的原則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都是開誠布公,坦城交流,所以,有問題我們一起交流就可以了。”子華書記笑笑說道。
“嗯,關於如何增強國企的控製力,如何維持社會的穩定,如何保證能源企業的基本職能與利益,如何最大限度地減震,避免下崗人員的鬧事,在這方麵,子華書記您做好準備了嗎?”徐委員長抬頭問道。眼神裏重新恢複了明亮,炯炯有神地望向了子華書記,無論是神態還是語氣,都嚴厲了起來。無論如何,他都是黨和國家至高領導人之一,這些問題也真正體現出了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心來。其實,所謂的路線之爭和政治鬥爭,雙方並沒有真正的誰對誰錯,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這個國家更加強盛,隻不過,雙方的施政理念不同,所以就造成了這種相互間的攻訐與你死我活的鬥爭了。
“這個問題,我想還是由洪總理來解答一下吧,我聽說,洪總理聯合發改還有楚海市汽車廠,最近研究了一盤,並且還由發改委起草了相關的方案,在這裏,也請洪總理介紹一下情況吧。”子華書記望向了洪總理,向他微微點頭一笑道。
“好,正如子華書記所言,這些日子,我們政府部門確實有一些大的舉動,也製定了兩個草案,征求了一下各個能源企業的意見,基本上也都同意,正好,今天借著這個機會,也將這件事情向大家,尤其是向徐委員長,向子華書記彙報一下。”洪總理拿起了手裏的厚厚一迭材料,向大家說道,看到這裏,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知道今天這件事情,是子華書記一方有備有而,這是要見真章了。
兩派之爭,到現在為止,子華書記一方大勢將成,而徐委員長一方已經有趙自強提前謝幕,隻要洪總理這裏不成差錯,大幕即將落下了。隻不過,具體怎樣落幕,還要拭目以待了。
“首先,我們與楚海市汽車廠的代表,簽署了一個戰略合作協議案。我簡單地說吧,具體內容主要有這樣三方麵,第一,在能源方麵,楚海市汽車廠完全同意不介入市場,隻是成為供貨方,具體定價包括資源分配,楚海市汽車廠並不參與,這是楚海市汽車廠的原則。”洪總理剛剛說完這第一條,“嗡”的一聲,整個會內就炸開了,居然並不參與市場,隻提供產品?其他所有的權力依舊全都上繳國家?這是,楚海市汽車廠主動交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