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 / 3)

中國一年一度的濃厚傳統節日:春節被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送走,對於90年代的南方農村來說春節是個神聖的節日,祭神祭祖,合家團聚、除舊迎新的傳統佳節。

萬物複蘇、春回大地山上開遍了野花,鳥兒嘰嘰喳喳唱個不停。

傍晚,正在吃晚飯的時間,一棟兩層樓高的房子裏一個女人挺著大肚突然振痛難忍,女人的婆婆看出女人是要生產了,慢慢的扶著女人走進了臥室。

伴隨著女人的哭喊的慘痛叫聲,一個嬰兒呱呱墮地。女人的婆婆在旁邊用手拋開地上哇哇大哭嬰兒的腿一看:是個女嬰!

一臉的嫌棄,邊走出臥室邊告訴她兒子是個女娃!女人的婆婆和丈夫、帶著3歲的兒子繼續吃飯。女人由於生產時的陣痛和使勁,已經疲憊不堪的倒在床上。

也不知道是幾點了,當女人朦朧的醒過來時看到女嬰赤身裸體連著臍帶的躺在冰涼的地麵上。作為一個母親心裏一陣針紮的痛。

迅速抱起地麵上奄奄一息的女嬰,拿過剪刀剪斷臍帶,抱著嬰兒在盆子裏清洗女嬰身上的羊水和血水。洗完後,用布裹包在女嬰身上,放進溫暖的棉被裏。

女人一邊流淚一邊期待的眼神看著昏厥的女嬰,坐在床邊靜靜的等候女嬰蘇醒過來的哭聲。

因為女人懷孕時沒有補養身子,導致女嬰比一般的新生兒小很多,又小又黑,更沒有母乳喂養,剛出生幾天隻能白糖兌白開水喂給可憐的女嬰。

婆婆和丈夫堅決要丟棄女嬰,讓女人每天提心吊膽,恐懼在可能隨時失去自己曆經生死生下來的骨肉中,還在月子裏每天都在委屈、恐懼中,嬰兒因為缺乏營養不愛哭鬧,除了吃糖水整天昏睡。

一天,丈夫和婆婆把女人大罵了一頓,女人抱著還未滿月的嬰兒傷心委屈的哭泣。趁婆婆和丈夫都不在家,女人鼓起勇氣偷偷地拿了丈夫鎖在抽屜裏的錢。

抱著繈褓中的嬰兒跋山涉水,幾番周折邊走邊問的踏上回娘家的火車。(女人因為小時候5歲時不幸被鄰居家建房子時掉下來的木材砸傷頭部,導致智力永遠停留在5歲,沒有邏輯思維,有輕微的語言障礙,沒上過學,不識字,不識錢)。

經曆一天一夜的火車、大巴車,倒了幾趟後終於到了娘家。後媽(女人從出生後就沒了親生母親)一看女嬰又小又黑,奄奄一息的感覺,頓時憤怒的嗬斥自己的繼女和女婿,罵罵咧咧的從繼女懷裏抱過嬰兒。女人委屈的大聲痛哭起來。街坊鄰居們聽到聲音都紛紛趕過來,對嬰兒是否能養活議論紛紛。(外婆家住在一個街邊小鎮上)

由於沒有母乳,嬰兒的外婆向賣豆腐的鄰居借豆汁喂養嬰兒。慢慢地嬰兒氣色一天比一天漸漸好起來。

兩個月過去了,嬰兒變白了,變大了,嬰兒的媽媽和外婆總算鬆了口氣。

一會兒電話鈴響了,外婆接到電話是嬰兒的爸爸打來的,便在電話裏憤怒的大聲嗬斥、一頓臭罵嬰兒的爸爸和奶奶。

原來嬰兒的爸爸打電話過來是想要嬰兒的媽媽回家照顧3歲的哥哥,而不是關心那又小又黑的女嬰是否還活著?

嬰兒的媽媽接過電話一頓委屈的臭罵,隨後告訴了女嬰的爸爸,女嬰還活著。想到家裏還有個年幼的兒子需要照顧,便答應回去。

嬰兒的外婆搶過電話憤怒的大聲問:“你女娃兒到現在你都還沒起個名字,打電話過來一聲都不問你女娃兒,隻關心你的兒子?”

嬰兒的父親在電話裏想了幾秒,隨口說了一句:就叫“楊麗”便掛斷電話。

楊麗跟外婆一起生活了一年左右,這一年多楊麗的爸爸沒有向外婆支付過一分撫養費。

媽媽因為太思念楊麗,每天以淚洗麵的想念楊麗。媽媽總是偷偷的想辦法給楊麗打電話。

楊麗的外婆不忍心看到母子分離的滋味,便答應楊麗的媽媽過來借走自己撫養一年多,從死神中救回來的外孫女。

由於天生缺乏營養,快兩歲的楊麗才慢慢學會走路。

回到家的楊麗每天都以淚洗麵,媽媽更是傷心與可憐。爸爸三天兩頭不在家,除了上班就是茶館打牌。回到家後每天都看媽媽不順眼,天天打媽媽,拳打腳踢。

才3歲的楊麗看到爸爸殘忍的打媽媽,無助的害怕和恐懼。爸爸打媽媽厲害的時候,媽媽常常想不開,幾次上吊自殺,嚇得楊麗和哥哥抱著媽媽的腿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