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遊五角大樓,登錄克裏姆林宮,進出全球所有計算機係統,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誰也阻擋不了我們的進攻,我們才是世界的主宰。
——凱文-米特尼克
60年代加拿大傳播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曾經預言,電子媒介可以把地球變成一個村落,他不無樂觀地指出:“信息的即索即得能創造出更深層次的民主,未來的全球村舒適而開放。”然而,這個村落既沒有‘鄉規民俗”,更缺少道德法律。而那些電腦領域的天才型人物也就堂是地高掛“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沒為所欲為。在因特網上,他們有點像古龍筆下的陸小鳳遊戲江湖、風liu倜儻也有點像金庸筆下的“老頑童”,愛搞點惡作劇逗你玩;沒錢的時候,也會學著孔乙己一樣,盜點信息換酒喝,並嚷著“讀書人竊不算份”;有時也會扮演一個玩世不恭、英雄救美的羅賓漢,製造一點點神幻的浪漫。
這些曾經年輕和仍然年輕的介乎鬼才與天才之間的黑客精英以其傳奇色彩的網上經曆為人讚歎不已的同時,也深深地陷入了難以自拔的誤區,他們在網絡遊蕩過程中,稍不留神就範下了彌天大禍。但正因他們的存在,才使得原來森嚴冰冷的賽柏空間(Cyberspace)充滿了戲談之情,多了調侃之意。
一、電腦神童的駭世傑作
“頭號電腦黑客”湘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傳奇
在所有的黑客中,凱文-米特尼克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好萊塢甚至將他搬上了銀幕。在他15歲的時候,僅憑一台電腦和一部調製解調器就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部的計算機係統主機。美國聯邦調查局將他列為頭號通緝犯,並為他傷透了腦筋。可以說,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戶。
凱文-米特尼克於1964年出生在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米特尼克隻有3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離異了。他跟著母親生活,很快就學會了自立,但父母的離異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靈深處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親沒有多少文化,對兒童的教育缺乏經驗,但這絲毫沒有妨礙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發育。事實上,在很小的時候,米特尼克就顯示了他在日後成為美國頭號電腦殺手應具備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時候喜歡玩“滑鐵盧的拿破侖”遊戲。這是當時很流行的遊戲,根據很多專家的嚐試,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侖殺出重圍到達目的地——巴黎。令人吃驚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帶領拿破侖衝出了包圍圈。兩天以後,米特尼克隻花83步就讓拿破侖逃過了滑鐵盧的滅頂之災。而一周後,米特尼克就達到了與專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隨後,米特尼克便將拿破侖扔進了儲物箱裏,並淡淡地對母親說:“已經不能再快了。”當時米特尼克年僅4歲。
20世紀70年代,13歲的米特尼克還在上小學時,就喜歡上了業餘無線電活動,在與世界各地無線電愛好者聯絡的時候,他第一次領略到了跨越空間的樂趣。當米特尼克剛剛接觸到電腦時,就已經明白他這一生將與電腦密不可分了。電腦語言‘刀,1”所蘊涵的數理邏輯知識與他的思維方式天生合拍,他編寫的程序簡潔、實用,所表現的美感令電腦教員為之傾倒。在電腦世界裏,網絡空間最讓米特尼克著迷。在網絡空間,米特尼克暫時擺脫了他所厭惡的現實生活,發泄著他對現實世界的不滿。
當時,美國已經開始建立一些社區電腦網絡。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區網絡中,家庭電腦不僅和企業、大學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門相連。當然,這些“電腦領地”之門常常都有密碼封鎖。這時,一個異乎尋常的大膽計劃在米特尼克頭腦中形成了。他通過打工賺了一筆錢後,就買了一台性能不錯的電腦。此後,他以遠遠超出其年齡的耐心和毅力,試圖破譯美國高級軍事密碼。不久,年僅15歲的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係統”的計算機主機內,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溜了出來。這確實是黑客曆史上一次經典之作。1983年好萊塢曾以此為藍本,拍攝了電影《戰爭遊戲》,演繹了一個同樣的故事(在電影中一個少年黑客幾乎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破解密碼的過程中,米特尼克一開始就碰到了極為棘手的問題,畢竟事關整個北美的戰略安全,這套係統的密碼設置非常複雜,米特尼克最初設計的跟蹤解碼程序很快就敗下陣來。但是米特尼克喜歡挑戰,他經過努力在兩個月時間升級他的跟蹤解碼程序後,終於找到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部的“後門”。這正是整套係統的薄弱環節,也是軟件的設計者留下來以方便自己進入係統的地方。這樣,米特尼克就順順當當,“大搖大擺”地進入了這個係統。
他向朋友們吹噓:“我知道美國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國及其盟友的核導彈的名稱、數量和位置!”同伴們不相信,他就打開電腦,讓他們開開眼界。小夥伴們終於相信米特尼克說的是真的,一個個都目瞪口呆,對他當然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對此,米特尼克心理上非常滿足。同伴們將他們的特大發現告訴大人,當時沒有人相信這些孩子說的是真話。
這件事對美**方來說已成為一大醜聞,五角大樓對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後,美國著名的軍事情報專家克賴頓曾說:“如果當時米特尼克將這些情報賣給克格勒,那麼他至少可以得到50萬美元的酬金。而美國則需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重新部署。”
闖入“北美空中防務指揮係統”之後,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譯了美國著名的“太平洋電話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亞州通訊網絡的“改戶密碼”。他開始隨意更改這家公司的電腦用戶,特別是知名人士的電話號碼和通訊地址。一時間,這些用戶被折騰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連連道歉。公司一開始以為是電腦出了故障,經反複檢測,發現電腦軟硬件均完好無損,才意識到是有人破譯了密碼,故意搗亂。當時他們推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碼,可這在米特尼克麵前實在是雕蟲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