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有一長生不老之地,終年四季如春,萬物靈起之地,是為南山;佑天地生靈之神,是為天神;其有一顆萬年古樹,吸收日月天地之精華,古籍記載,隻要把將養著靈魂的古靈花供奉於此,虔誠跪拜七七四十九天,便可使人起死回生,是為上邪神樹。
但從來沒有人試過,因為沒有人知道南山究竟在哪裏。
直到五百年前,有一位橫空出世的天才,世人奉為神君,古氏族亓官族之世子,名為亓官瑞瀟。
古籍載
“日居月儲,照臨下土,日月光華,遺世三古;
日居月儲,下土是冒,聚物之靈,以尊為號;
日居月儲,出自東方,萬世光華,三古為良;
日居月儲,東方既出,萬靈從尊,西世為儲”
神君據遺世古籍,創元初法陣,開南山結界,尋上邪神樹,未果。致生靈塗炭,滿目瘡痍,古氏族元氣大傷,分崩離析。至今,元初法陣列為禁術,古氏族欣欣向榮。
黎朔古族,顏氏
晨光照射中下的小亭中,風鈴下的薄銅片還泛著微涼的光,小公子骨節分明的手指撥弄著琴弦,看似漫不經心,琴音卻又引人入勝。
侍者上前來搖響了清脆的鈴鐺,畢恭畢敬地站好,“公子,您可以休息了”
小公子中指撥了兩下琴弦,“知道了,撤下吧”
古木琴被侍者撤下,報至琴房內收好,另一位侍者呈上筆墨紙硯,“公子,您該習書了”
小公子早已習慣這種生活,隻點了點頭吩咐侍者退下,他喜靜,不喜旁人打擾。
今日習的是琴經,較昨日的經書晦澀難懂些,小公子據以往的琴經分析,這是一本武經!!他心中大喜,卻還是抑製住欣喜,直至晨課結束小半個時辰,才讓侍者將琴經拿走。
他召來一旁的侍者,“父親下朝了嗎?”
“回公子,未曾”,侍者知道公子喜靜,所以一般都候在亭外,隻有公子傳喚的時候,才會近身。
侍者覺著這樣回答小公子有些不快,問道:“宗主下朝了需要通報公子嗎?”
小公子搖了搖頭,“不必,我打坐運靈,你替我清場護法”
“是,公子”
古氏族子弟生來便有靈力,但不加以修煉,就如同常人無異。氏族子弟通常是十二歲才開始在祠堂中問靈,由家主親自打通靈脈修煉。
靈力在體內遊走,如清流般暢通無阻,小公子額間浮起若隱若現的幽蘭靈光,待他將氣運入丹田之後,靈光驟然消失。
“府裏是來了什麼貴客嗎?”,小公子出了小亭,站在沉浸於護法的侍者身後。
侍者收了靈力,恭敬地站起身行禮回話,“回公子,不知,叫一個小廝前來回話?”
“算了吧”,小公子看著那道紅牆,“外邊如此鬧熱,倘若叫了一個小廝進來,周叔看見了定是會斥責的,不要壞了氛圍”
小公子擺了擺手,“晨課完了,你先下去吧,我四處轉轉”
侍者拱手行禮,便下去了。
顏訟檢查完今日的功課,點評道:“略有長進”
----
百香園自建成以來,他都沒有好好逛過,此名的確是應景,正值春季,百花鬥豔,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