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楔子(1 / 3)

楔子

在藏語中“朱古”是活佛的意思,本意為“化身”。活佛轉世出自佛教靈魂不滅、生死輪回、佛以種種化身普度眾生的觀念。

活佛轉生更是通過降神、占卜選定靈童、繼承法位。

然而作為這一世被選定的靈童,才三歲的她,哪怕身為少見的女身,亦被強製的帶離了她的父母,獨自來到這座名為珈藍的華麗囚籠中。

在這裏,她是地位崇高的活佛,身份貴重,寺中的僧人皆要以她為尊。但同樣的,作為等價交換,她必須斬斷世間所有塵緣,忘卻父母,忘卻姓名,以活佛賢劫千佛的身份活著。

嗬嗬,聽起來很公平是嗎?可是為什麼沒人能問一問我自己的意思呢?問問我願不願意離開我的父母,離開我的家鄉,來到這與世隔絕的聖境,做這枯燥無味的轉世活佛。

這偌大的珈藍聖境,她活的就如同籠中鳥,日複一日的重複前一天的人生,按照著僧侶們期望中的模樣成長。

沒有自由,因為活佛是珈藍聖境的希望,不能有任何閃失。

沒有親人,因為佛必須待眾生平等,便不該有親疏遠近。

沒有朋友,因為佛就是眾僧的信仰,他們又怎麼敢褻瀆自己的信仰。

就這樣,日複一日的磋磨中,所有的喜怒哀樂在不知不覺中隻剩死寂。似乎連她自己都開始懷疑那個曾經幼小的會躲在宿劫優曇(活佛寢殿)裏偷偷哭泣的孩子,真的是我嗎?還是說如同佛經裏說的那樣萬事萬物皆是大夢一場。

就如同她的名字,賢劫千佛,劫者,是佛教的時間觀念,分為小劫、中劫、大劫。

而賢劫,依據佛經所雲,此劫有千佛出世。即多賢聖,故稱“賢劫”。

上一大劫為莊嚴劫,下一大劫為星宿劫。之後大劫名叫火劫然再下一大劫是電冰劫。

賢劫第一至第八小劫,無佛出世。

第九劫減至人壽六萬歲時,拘留孫佛出世,為賢劫第一尊佛。

減至四萬歲時,拘那含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二尊佛。

又減至壽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

減至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出世,為賢劫第四尊佛。

第十小劫,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為賢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十四小劫中,無佛出世。

第十五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繼出世。

第十六至十九小劫,無佛出世。

第二十小劫,樓至佛出世。

合為賢劫千佛。

故此每當一尊佛入滅後,就要經曆相當漫長的歲月,另一尊佛才會出現。因此,值遇佛陀在世是很難的,佛陀出世就像曇花一現,電光一閃,就又進入漫漫長夜。而她的來到,便是珈藍眾僧期盼已久的那一尊佛,一份會為珈藍聖境帶來光明和未來的信仰。

然而此刻,麵對域外天魔的侵蝕,珈藍聖境,宏偉莊嚴的大雄寶殿內,眾僧齊聚,隻為探討同一件事。

麵對殿內往常都要被他們嚴格供奉的各色寶相莊嚴佛陀法相,眼下竟都不能分走他們投向身前,居於正位的那尊最高大的金身大日如來身下的身影的目光。

那不是別人,正是珈藍如今的統禦者,上天賜予凡間出世的聖佛,聖境至高無上的活佛,賢劫千佛。

除去性別,那不同於在場大部分僧人頭上錯落有致的金銀舍利,居於首位的那人有著一頭烏黑長發,而刻畫著莊嚴佛陀法相,點綴著各色精美珠寶的八寶紫金蓮花冠將那頭鴉羽般的長發緊緊束在身後。而固定冠身兩側的金釵,釵頭處各掛著一條,用金線繡著蓮花紋路的寶石緞帶,跟著秀發緊貼那人身形。

一張並不是特別絕美的麵容,卻有著一種不同於凡俗的天仙化人般的仙氣,淡雅如蓮。一如佛家之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聖潔。

與此同時,她身上又有著空山靈雨般的鍾靈毓秀,仿佛老天爺將所有的天地靈氣都聚集到她的身上一般。

那種溫潤如玉的婉約恬淡、如觀音大士般的聖潔慈悲,真真是集天地之靈氣於一身,所至之處,便是人間仙境。

尤其是她此刻閉目禮佛之時,那虔誠的態度由內及外,根本不為外物所動。更是美得無比聖潔、無比高貴,隻令人肅然起敬,而無半分褻瀆的心思。眉間紅色曇花佛印亦是隱隱流轉金色佛光,與對方雪白玉頸上的八寶瓔珞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