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一章(1 / 1)

“華將軍凱旋了!”不知道是誰喊了這一嗓子,隨即便是震天的鑼鼓鞭炮與人們的高呼聲。

將近十一月的長安已然是很冷了,華家軍旗被寒風吹得直響,但是熱情的百姓和熟悉的家鄉還是讓士兵們渾身一暖。

大部隊早已抵達了東郊的兵營,華將軍與華小將軍邊同前來歡迎的百姓們點頭,邊帶著小部分將士向著皇城騎去。

北大街雖然繁華喧鬧,但百姓們有意為他們避出一條道,一行人暢通無阻的抵達了宮門。

眾人翻身下馬,宮門的侍衛恭敬的牽過馬繩。

此次蠻夷來犯,華將軍為帥,打得敵軍節節敗退,潰不成軍,聖上龍顏大悅,必有重賞。

誰成想聖上將將軍留了這麼久,巳時不到入的宮,酉時才放出來,若不是李公公提醒著宮門將閉,陛下必然能聊個昏天地暗。

天已半黑,街邊的鋪子多為晚市準備了起來,人流如織,華將軍與華小將軍同部下告別後不敢於亂市縱馬,二人牽著馬繩並肩而行,向繁華深處的華府走去。

將軍府大概是這鬧市中最僻靜的地方,無人敢在此喧嘩。

轉過最熱鬧的街角,將軍就看到了府門前站的整整齊齊的一家人。夫人,老二老三老四,老大媳婦兒,老二媳婦,孩子們還有柳姨娘。

華將軍一眼熱,將馬繩丟給大兒子,朝家飛速走去。華時安接住馬繩,緊跟著父親的步伐。

“夫人!”“老爺!”“安兒!”“娘!”“爹!”“大哥!”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這一大家子最激動的當是華夫人了,丈夫和兒子能平平安安回來,她吃齋念佛的那幾個月也值了。

華時遷看著柳姨娘不安分的想擠上前去的樣子,連忙道“爹,娘,外麵寒氣大,咱們進去說吧。”

華夫人才發覺站在門口哭嚎不像樣子,連忙拉著老爺往府裏走,柳姨娘見狀也停止了哭嚎跟了上去,四姑娘也趕緊跟上。

華時安隻覺得手裏一空,才發現他三弟將手頭的馬繩接了過去,“大哥我來,你先進府”

“嗯”華時安沒有多言,帶著門口的妻兒直接進府。

二少爺華時年看著老三向大哥諂媚的樣子,嗤笑一聲,轉頭也帶著家卷入府。

華時遷習慣了二哥的橫眉冷對,也不覺得委屈,將馬匹交給下人便跟上了熱鬧的一大家。

為了迎接兩位主子,華府上下卯足了勁,張燈結彩,在夫人的監督下收拾的妥妥貼貼。

華時遷看著熱鬧的庭院,不禁想起了上輩子。華時遷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或者說他帶著上輩子的記憶魂穿了。

上輩子的他在父母的悲痛中,在病痛的折磨下離開了人世,再次睜眼時已經變成了柳姨娘肚子裏的胎兒,那時天下動蕩,戰火綿延,柳姨娘跟著華將軍擔驚受怕,好在華將軍擁護的陛下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張時遷在新皇登基那日出生,新帝為他賜名,怎麼說都該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但柳姨娘不喜歡這個孩子,誰會喜歡一個不親近自己的孩子呢,更何況她已經有了華時年,她的驕傲。

華時遷無奈,柳姨娘心氣高,好爭鬥,可他不愛鬥,隻想安生著過日子。華夫人農家出身,質樸實在,對庶子也沒有區別對待,與其相處也算愉快。偏柳姨娘見不得他們關係好,明裏暗裏的不待見華時遷。

剛開始華時遷還想像穿越大軍一般幹一份驚天動地的大事,怎奈的他身為將軍的兒子,文不成武不就,唯在搗鼓吃食上有些花樣,但這也不能跟外麵的大酒樓比啊。自此歇下了心思,安分呆在府中。

回家的餃子離別的麵,飯廳裏擺了兩碗熱騰騰的餃子,是華夫人的手藝。華將軍二人雖已在宮中用過膳,但也不想拂了華夫人的好意,都是接過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包餃子調汁子是華夫人的絕活,皮薄餡大,湯味酸辣,一碗餃子連帶湯下肚,出一身熱汗,能解一天的乏。

將軍與夫人之間有著千言萬語要說,但也不好在孩子麵前顯露。華將軍擦擦嘴,先是看看他的孫孫們,又笑著看向華時年“一個月前我就收到了你母親的來信,很不錯。到梅縣上任後也要勤勉,爭取做出一番功績,不要辜負陛下對你的信任。”

華時年寒窗苦讀十年,今朝一躍龍門,考中一甲探花後任翰林院邊修,八月下放梅縣新任縣令,聖上仁慈,準許其於父兄回朝後啟程。

華時年很少得父親誇獎,雖已混跡官場半年,但還是無法壓下內心的激動“多謝父親讚揚,兒子一定更為勤勉,為陛下好好治理梅縣。”

華將軍滿意地點點頭,二兒子不驕不躁,是個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向左看去,女兒華師師低著頭看鞋麵,華將軍心裏一歎,女兒端莊秀麗,溫婉可人,就是有些膽怯,是時候讓夫人帶她處理家事了,不然過幾年嫁出去會被欺負的。

再向左看去,華老爺不禁一陣頭疼。唉,他的三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