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夜色漸濃燭光投映遲歸的人(1 / 2)

夜幕就要降臨了,馬嘴劉三十多戶人家齊刷刷地亮起了燭光,他們在等待著失蹤了五年的小夥子劉尊華和失足落水被洪水卷走五年的劉尊榮今夜歸來,他們要用燭光為曾經錯失和錯過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帶回來尊華尊亮倆兄弟回村消息的是村長劉禮福。他今天在縣裏召開的征召民工支援解放大西南戰役的動員會上,見到了支前模範劉尊華,是劉尊華親口告訴劉禮福,他今天晚上要帶堂哥劉尊榮一起回老家馬嘴的。

劉禮福一回到村子裏,就把這個消息傳開了。村民聽到後,都自發地點起燭光,表達心中真誠的祝福。

劉禮福還特地上門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臥病在床的劉尊華的媽媽娜嬸兒。

劉尊華是娜嬸兒的獨生子。當年堂哥劉尊亮、劉尊榮要去秀河縣挖煤,是他劃船把他們送過馳湖,送上去秀河縣的馬車的。

劉尊華這一送別,再也沒有回馬嘴劉,從此失蹤了。

娜嬸兒當時以為兒子是跟著兩位堂哥去秀河縣挖煤去了,直到三個月後,劉尊亮從秀河縣回來說,劉尊華把他們送上岸,就去參加馳湖新四軍遊擊隊去了。劉尊亮同時還帶回了劉尊榮在秀河裏撈木料被洪水衝走了,可能淹死了的消息。

劉尊亮這一說不打緊,可給娜嬸兒一家帶來了不少麻煩。保長天天上門催,要娜嬸兒夫婦去把兒子叫回來,不然就要把她丈夫送進牢房裏。

娜嬸兒走遍了馳湖周邊的每一個角落,還托人到處打聽兒子的下落,直到四九年四月湓城縣解放,都沒有劉尊華的消息。

兒子找不到,娜嬸兒的丈夫劉禮祿在湓城縣解放的前一天,在牢房裏被敵人殺害了。

這次劉尊華是以支前模範的身份,榮歸故裏,對於娜嬸兒來說,朝思暮想的兒子要回來了,侄子劉尊榮死裏逃生也要回來了,她心裏別提多高興。

其實娜嬸兒並不是身體有什麼毛病,而是孩子失蹤、丈夫前不久被敵人殺害,給她精神上的打擊太大,才臥床不起的。聽說兒子要回來了,娜嬸兒的病好了一大半,她立馬起床,顧不上收拾屋子,就要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同病相憐的嫂子,劉尊榮的媽媽高福秀。

五年前的一場大火,燒毀了高福秀兒子劉尊榮準備結婚的新房,燒死了她的丈夫、親家和兩個女兒,燒斷了她的雙腿,熏瞎了她的眼睛。雖然兒子劉尊榮因為送喜帖晚歸幸免於難,但結婚的房子沒有了,他不得不在堂哥劉尊亮的邀約下一起去秀河縣挖煤,好賺點錢回來重建建房接回媳婦。可是這一去,帶回來的是被洪水衝走淹死的消息。

這些年是娜嬸兒一直照顧著她。房子燒了,娜嬸兒把她接到自己家住,給她用草藥治療燒傷。娜嬸兒丈夫被抓進牢房後,兩個苦命的女人在一起相依為命。

解放後,政府給她們分田分地還分了房子住。

娜嬸兒和嫂子高福秀、堂侄劉尊亮被分在同一個大閣子裏住,政府考慮的是劉尊亮年輕,方便照顧兩個堂嬸。

他們現在住的這棟房子原來的主人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一家人解放前隨老蔣跑到了台灣。房子第一重原來是放雜物和長工住的地方,劉尊榮的媽媽就安排在第一重,方便親朋好友來探望和照顧她。走過四方天井就是第二重,這裏原來是大戶一家人住的地方,現在是劉尊榮的堂哥劉尊亮的家。劉尊亮結了婚,拖兒帶女的人口多。走過第二個天井是第三重,這裏原來是敬放祖先榮耀匾牌和孩子讀書習字的地方,分給了劉尊華的媽媽娜嬸兒,村裏人都習慣地稱這三重房子為三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