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教是朝廷的爪牙,江湖上普通的勢力不知道,但不代表武當和少林不明白啊。
兩大門派也算是站得高看得遠,於是很有默契的沒有與曰月神教產生衝突。在明白了朝廷的意思後,兩大門派反而越發低調。至於峨眉和昆侖這些門派,索性直接選擇封山不出。我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大門派都識趣的選擇了低調,這時,小門派就開始冒出來了。
反觀日月神教呢?礙於朝廷的命令,這任務還得繼續下去呀。正所謂柿子嘛,當然要撿軟得捏咯。就算要捏,也隻能捏比日月神教弱的門派。在那個時代,五嶽劍派當中無論是哪一個門派都敵不過曰月神教,於是這才選擇了結盟,五嶽劍派就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流血衝突一起,雙方仇怨自然是越結越深,血債唯有血嚐。
你看啊,你殺了我門人弟子,我總不能不報仇吧?一來二去,雙方死傷的門人都不在少數。久而久之,在武林眾門派眼中,日月神教就成了魔教,成了人人喊打喊殺的過街老鼠。
在當時,五嶽劍派不像是普通的江湖門派之間那種結盟,它更像是一個異數。是江湖社會裏的新物種,咳咳,是立足腳下,放眼未來,具有國際性視野的特別組織聯盟。
對於這樣一股新興起的勢力,其實也不受江湖的待見。為什麼?因為五嶽劍派的存在,太具有侵略性了。如果任由著五嶽劍派這種聯盟持續的擴張,它能合並五派,那麼就能合並十派,乃至一統江湖。
這極大的會影響江湖的平衡!大門派,例如武當少林,他們不樂意見到五嶽劍派趕超上自己。小門派,又各自提防著,避免被五嶽劍派吞並。而自那之後,江湖的衝突就成了五嶽劍派與日月神教的對壘。
一時間,少林和武當兩大門派,當即準備了瓜子板凳,喜聞樂見的看著兩方勢力打擂台。在當時那個時期,五嶽劍派的威風可謂一時無二。
一方麵,朝廷樂得見到江湖武林內鬥,彼此消耗實力。另一方麵,少林和武當隱忍不出,選擇了自保。這樣一來,朝廷從中推波助瀾,促成五嶽劍派和曰月神教的廝殺,與此同時,這兩大勢力還能作為對少林武當的一種牽製。
朱元璋的這份帝王心術,可以說,才是造成當今江湖武林格局的重要因素。
但自那之後數百年過去了,朱元璋以及日月神教先一輩的人死去,朝廷對日月神教的掌控力逐漸下降。但是這個時候,不需要朝廷的人插手,日月神教和武林正道早已經殺紅了眼。彼此之間,結下了死仇。
盡管,現如今日月神教已經不再隸屬於朝廷,但仍舊扮演著朝廷爪牙的角色。這或許也是笑傲江湖這個時期,武學式微的真正原因。正所謂,帝王一怒,伏屍百萬。朱元璋這一手計策,使得江湖動蕩了百餘年。期間,又產生了多少的恩怨仇殺?
沈傲可以不忌憚五嶽劍派,可以不去擔心日月神教。但是,他想要創建一個武林第一大門派,就不得不考慮一下朝廷的態度了。個人的武力,在麵對一個國家的對抗時,終究是弱勢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