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看球,就不難發現,哈維·阿隆索、特裏和雷滕龍這後場鐵三角的位置,基本上都是隨著皮球的位置,在球場中線上左右移動。
特裏跟哈維·阿隆索做得就非常好,而隻要雷滕龍的位置稍微一走開,特裏跟哈維·阿隆索就立即將他喊回來。
原因很簡單,他們就是在預防著對手的快速反擊。
一旦對手突破了前場的控製,這三名球員就能夠第一時間迅速的給予堵截和回防。
所以,這三名球員的移動,以及比賽局勢的掌控和預判,非常重要。
也隻有特裏跟哈維·阿隆索才能夠讓波切蒂諾如此放心的實行這一套戰術,換做是國內的球員,估計他也沒這把握。
波切蒂諾采用這樣的一套戰術,好處就在於進攻。
以前曼薩諾時期的國恩隊,理念是防守,先紮好防守,再圖謀進攻,而在進攻方麵,曼薩諾重點在於邊路和傳中。
但是波切蒂諾卻講究控製,所以不喜歡傳中。
前場用伊布拉希莫維奇壓製住對方兩名中衛後,身後三名球員張希喆、吳磊和陳誌昭的個人能力,放在國內球員身上,那都是相當不錯的。
波切蒂諾也給足了他們信任,三名球員圍繞著伊布拉希莫維奇,經常交叉換位,利用跑動和拿球來調動周圍的對手,吸引防守的注意力。
再加上一個樸誠在身後策應,薑誌鵬和張成棟積極插上,在兩條邊路突擊和策應進攻,國恩在前場一口氣壓上了七名球員,就這一點,就足以震懾住對手了。
人數多了,分工明確了,進攻的套路選擇就豐富,機會也就創造出來了。
還有一個能夠體現出波切蒂諾特色的地方就是丟球反搶的時候。
波切蒂諾基本上都要求伊布拉希莫維奇、張希喆、吳磊和陳誌昭四名球員保持在前場活動,牽製對手的中後場,以便在重新奪回球權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展開反擊。
但這卻並不表示說,這四名球員就對防守沒貢獻。
相反的,他們會有固定的防守區域和反搶責任,是球隊防守和反搶的最前線。
應該說,波切蒂諾的這一套戰術很明確,就是壓製對手,掌控球權。
另外就是球隊的攻防轉換速度很快,對球員的體能消耗估計會很大,這一點跟貝爾薩、西蒙尼、克洛普和瓜迪奧拉等名帥,都是一模一樣的。
如今的職業足球,沒有出色的體能,根本玩不轉高位逼搶。
應該說,波切蒂諾的這一套理念,在歐洲聯賽,並不少見,很多人也都不覺得奇怪。
可是在中超聯賽,卻似乎挺新鮮的。
至少楊歡覺得,開場之後,津城台達隊就對京城國恩的這一套打法很不適應。
“之前曼薩諾執教時候的國恩,也推行傳控,但運轉速度比較慢,所以適應起來比較容易。”
坐在楊歡另外一側的貝爾薩也點評道。
“但是現在,球隊高速運轉起來,對手會很難受的。”
說到最後,貝爾薩自己都忍不住莞爾一笑。
楊歡明白,曼薩諾未必不想提速,隻不過礙於外援的水平限製,而且他曼薩諾也未必玩得轉這一套打法,所以上個賽季的國恩隻有傳控,沒有提速。
在節奏不夠快的情況下,高位逼搶威脅不大。
但現在有了伊布拉希莫維奇,後場又有特裏跟哈維·阿隆索,情況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