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到二零一三賽季,再度翻了一番,達到了十四億三千七百萬英鎊。
二零一三到二零一六賽季,則是再度暴漲,達到了二十幾萬英鎊。
而從二零一六年開始,未來三年的海外版權收入,預計將超過三十多億英鎊。
要知道的是,海外版權收入這一塊,並不是按照本土分配模式來進行分配的,而是二十支球隊平分。
也就是說,在這一塊龐大的利益上,英超是絕對的平均化的。
恰恰是海外版權的分配,在大大的縮短英超強隊和弱隊之間的收入差距。
在海外版權收入並不明顯的零三零四賽季,英超收入最多的球隊,大概是收入最少球隊的兩倍多,可是如今,已經縮短到了一點五倍。
更重要的是,隨著歐債危機的爆發,歐洲其他聯賽球隊的購買力普遍都在下滑,可在這種情況下,英超中下遊球隊的購買力卻快速提升,直接導致了英超中下遊球隊的整體實力突飛猛進,縮短了跟第一集團軍之間的差距。
所以,現在英超的問題是,中下遊球隊已經普遍達到了意甲、德甲,乃至是西甲聯賽的中上遊水準,可上遊球隊卻受限於跟其他聯賽的豪門球隊之間的競爭乏力,缺乏對最高水平球星的吸引力和購買力,實力難以取得突破。
至於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職業球員也是金字塔形狀的,二線球星往往要比一線球星更容易找,一線球星要要比頂級球星更多。
在皇家馬德裏、巴塞羅那和拜仁慕尼黑等球隊把控著頂級球星的情況下,英超豪強們就很難找到出路,隻能眼睜睜的被中下遊球隊拖進慘烈的競爭當中去。
完全可以預見得到的是,如果現在再不對海外版權分配模式進行調整的話,很快的,英超要麼因為豪門球隊戰績不佳,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導致海外市場開發乏力。
要麼就是進一步開發海外市場,進一步縮短豪門球隊跟中下遊球隊之間的差距。
至於說,豪門球隊比中下遊球隊多出來的一塊商業開發收入,相對於豪門球隊所承擔的昂貴的薪水,高昂的轉會費,以及為了抵抗風險而多付出的人才儲備,這一塊收入並不明顯。
更何況,所謂的商業開發也不是不需要投入的。
所以,楊歡現在的意思就是,趁此機會,改革海外版權收入,按照本土分配方式來劃分,適當拉大強隊和弱隊之間的收入差距,讓強隊有能力去跟其他聯賽的強隊競爭最高水平的球星。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叫做蛇無頭不行!”
楊歡微笑著掃著眾人說道。
“在一個聯賽裏,強隊就是這個頭,英超聯賽想要開發海外市場,就需要一個領頭人,就需要有球隊能夠在歐洲賽場上打出英超球隊的影響力,靠出色的成績,優秀的球星,吸引全世界球迷的目光。”
“海外市場有多大,大家都清楚,而這幾年,我們基本上都吃過去幾年的老本,皇家馬德裏和巴塞羅那的世紀德比,吸引了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這已經不需要我多說了,而這也恰恰是我們目前英超所欠缺的。”
“論購買力,我們的中下遊球隊完勝其他聯賽的中遊球隊,論戰術風格,過去幾個賽季英超聯賽的戰術風格是五花八門,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百花齊放,不可謂不精彩。”
“而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出現像皇家馬德裏、巴塞羅那和拜仁慕尼黑這樣的,在全世界都有著驚人號召力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