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米歇爾斯的全攻全守徹底改變了足球世界。
但是,到底改變了什麼,除了專業人士外,卻很少有人說得出來。
足球戰術的世界裏,一直都存在著一套普通人所無法熟知的經驗和理論體係,從過去到現在,一脈相承,不斷演進,雖有分支,但卻萬變不離其宗。
如果單純的從字麵上來解釋,全攻全守就是所有人都投入進攻和防守。
但仔細深入一想,如果所有人都同時投入進攻,那誰來防守?
反過來也是如此。
再一想,足球場就這麼大,那麼多人投入進攻,效率如何解決?如何形成有效的進攻威脅?
也就是說,全攻全守並非僅僅隻是投入人數這麼簡單。
它有著一套完整的,屬於自己的戰術思路。
而且,它也並非是簡單地要求球員都投入進攻,或者是都投入防守,這太膚淺了。
簡單點來說,全攻全守就是要徹底模糊化場上的位置,球員因敵製宜,因勢利導,以流動性的跑動和傳接球配合,來拉扯對方的防線,製造漏洞,再針對漏洞加以進攻。
也就是說,在全攻全守的球隊裏,沒有前鋒、中場和後衛之分,誰出現在了鋒線上,誰就是前鋒,誰出現在了後防線上,誰就是後衛。
球員沒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能安排,完全根據場上局勢,以及球員自身在球場上的領悟和創造力來完成聯接,球隊從前到後,甚至包括門將,都徹底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是的,理想狀態下的全攻全守,就是如此。
而且,它看起來是那麼的不可戰勝,無可匹敵。
但所有人都知道,現實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所有的足球人都在瘋狂地朝著這一個方向去努力,去研究,去探索,並一步一步的朝著它前進。
仔細看看過去這幾年,足球戰術的變化日新月異,但萬變不離其宗。
傳統的得分型中鋒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像德羅巴、伊布拉希莫維奇這種能夠承擔起更多中場職能的球員,美其名曰,全麵型中鋒。
傳統的邊鋒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內切型邊鋒,或者是控製型邊鋒,又或者是克裏斯蒂亞諾·羅納爾多這一類型的得分型邊鋒。
甚至是像梅西這種,幾乎一身兼具頂級前鋒、頂級邊鋒、頂級中場為一體的超強巨星。
是的,梅西的偉大,就在於他完美的詮釋了過去這些年,無數足球人對全攻全守的探索和理解。
過去這些年,職業足壇的戰術不停的在變化,在摸索,在淘汰掉一類又一類的球員之後,也在創造一類又一類全新的球員類型。
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暫時還不清楚,誰知道呢?
但所有人都很明確的朝著全攻全守的這一理念在前行。
巴塞羅那成功的打造了一套無核化的中場體係,雖然瓜迪奧拉的探索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被迫中斷了,但巴塞羅那的成功,卻讓整個職業足壇都為之震驚。
緊接著,貝爾薩率領著南安普敦強勢崛起。
如果說,聖徒在伊布拉希莫維奇時期,還沒讓人看到無核化跡象的話,那麼到了上個賽季,一口氣賣掉了伊布拉希莫維奇、莫德裏奇跟哈梅斯·羅德裏格斯等巨星後,貝爾薩的球隊徹底打出了中前場無核化的足球。
蘇亞雷斯、阿紮爾、桑切斯、法布雷加斯、迪瑪利亞、達尼洛、大衛·阿拉巴,南安普敦的整個中前場和左右兩條邊路,都徹底聯接成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