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巴黎聖日耳曼在上個賽季拿到了法甲聯賽的冠軍,在歐冠賽場上也表現不錯,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鋒線和中衛都是問題。
所以,在今年夏季轉會期,巴黎聖日耳曼就針對性的引進了大衛·魯伊斯,跟蒂亞戈·席爾瓦組成巴西國家隊的中衛組合,前場引進伊布拉希莫維奇。
別看伊布拉希莫維奇有點來法甲養老的嫌疑,但楊歡可是比誰都清楚,這家夥的實力依舊在世界足壇排得上號的,要是摩納哥沒給予足夠的重視,恐怕會死得很慘。
摩納哥的首發陣容也是四三三,門將是納瓦斯。
哥斯達黎加門將在世界杯賽場上大放異彩後,收到了不少球隊的邀約,但在摩納哥盛意拳拳之下,還是選擇了續約留隊。
後防線上,左後衛是庫爾紮瓦,中衛是阿卜杜努爾和馬基尼奧斯,右後衛是奧利耶。
中場三名球員則是孔多比亞、維拉蒂和比格利亞坐鎮,前場三叉戟則是卡拉斯科、米特洛維奇和費基爾。
楊歡看到科曼所排出來的首發陣容,有點奇怪,因為這一套陣容跟上個賽季馬蒂諾時期比起來,差別並不是很大。
在國際冠軍杯期間,科曼曾經嚐試過三五二和五三二陣型,有點類似於範加爾在世界杯上所采取的戰術,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新賽季首戰,他卻選擇回歸球隊所熟悉的四三三,這估計有點求穩的感覺。
而比賽一開始,摩納哥依舊還是采取之前球隊所擅長和慣用的高位壓迫戰術,尤其是中場,孔多比亞和比格利亞都壓上去,給予對方施加壓迫。
這也跟馬蒂諾非常相似。
但科曼還是有一些跟馬蒂諾不一樣的東西,例如他對前場三叉戟進行了調整。
上個賽季,德佩和奧巴梅揚還在的時候,摩納哥的三叉戟中的分工,實際上是以米特洛維奇站住前場,發揮支點作用,由德佩和奧巴梅揚來穿插進攻的套路。
但是現在,奧巴梅揚去了國際米蘭,德佩去了托特納姆熱刺,取而代之的是托萬、埃塞裏克、費基爾和卡拉斯科這樣的傳統邊鋒,科曼就對三叉戟進行了調整。
兩名邊鋒在邊路大膽的突進,米特洛維奇作為九號中鋒,在大禁區範圍內靈活跑位,接應隊友的同時,也自己創造得分機會,再輔以中場的高位壓迫,這一套戰術一開場就壓製住了巴黎聖日耳曼。
比賽才進行到第三分鍾,摩納哥就在前場贏得了一次位置很好的任意球機會。
費基爾右路突破後低傳到大禁區前沿,米特洛維奇回撤拿球,被大衛·魯伊斯絆倒,為摩納哥贏得了一次任意球,由費基爾來主罰。
費基爾的這一腳罰球選擇直接打門,質量很高,角度也很不錯,但稍稍高了一些,擦著橫梁出了底線,但也讓王子公園球場的球迷們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之後摩納哥一鼓作氣,大膽往前壓,尤其是以孔多比亞、維拉蒂和比格利亞所組成的中場,更是牢牢壓製住了巴黎聖日耳曼的中場。
巴黎聖日耳曼則是選擇了退守,有點避其鋒芒的感覺。
中前場壓製住了對手,摩納哥的兩名邊後衛也開始積極大膽的往前插,輪流參與進攻。
尤其是左路的庫爾紮瓦,在開場第六分鍾和第八分鍾,兩次前插參與進攻,都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機會,也都製造了威脅,但很可惜,距離進球就差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