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斯聽得都有些呆了。
有著十三億的龐大人口基數,中國足球市場一直都是所有歐洲球隊所無法忽視的。
尤其是最近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越來越多的歐洲球隊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
但事實上,這塊蛋糕看起來很大很美味可口,可實際上,卻不好下口。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幾乎所有人都把歐洲球隊到中國來走一遭,看作是一場撈金之行。
再加上市場的不規範,使得這種商業行為已經越來越無法奏效了。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幾年,歐洲球隊突然齊齊轉移方向,去了北美的原因。
歐洲和中國,相隔萬裏之遙,雖然能夠借助網絡和新聞,或者是電視直播等方麵,來傳播自己的影響力,但那太微不足道了。
可楊歡的出現,卻仿佛為歐洲球隊打開了一扇窗。
所有人都發現,中國的媒體和球迷,非常關注南安普敦、馬德裏競技、國際米蘭,甚至是摩納哥等球隊,因為他們都有著中國投資的背景。
尤其是像南安普敦,短短四年時間,從一支默默無聞的英甲聯賽球隊,一躍成為了中國球迷最津津樂道的歐洲豪門,聲勢甚至蓋過了曼聯、巴塞羅那和皇家馬德裏。
這一切的一切背後,都是因為有楊歡!
所有的歐洲球隊都意識到,想要開發中國市場,就得有中國元素。
青訓,無疑是相當不錯的一個切入點。
首先是中國青訓很糟糕,歐洲球隊以青訓作為切入點,無疑就正好迎合這份需求。
而且青訓可以造福一方,可以更好的拉近俱樂部和球迷之間的關係,樹立起俱樂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商業價值。
如果說,以前,歐洲球隊對於如何在中國開展青訓,還完全摸不著頭腦的話。
那麼,從去年開始,楊歡率先提出的,歐洲球隊跟中國本土學校合作,開展校園足球培訓的計劃,無疑就為所有人都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們走出了迷宮。
“過去這幾年,也都陸陸續續有歐洲球隊到中國來開設青訓營,而且基本上都是跟中國的足球俱樂部合作,有的效果還算可以,但有的漸漸的就沒了動靜。”
楊歡說到這裏,自信的一笑道:“可這一次,情況就不同了。”
門德斯有點明白歡少爺的意思了。
中國職業足球是全方位落後,不僅僅是職業聯賽和球員培訓,還包括配套產業。
例如經紀人。
說句不客氣點的,中國的足球經紀人在國內還能靠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生存,可到了歐洲足壇,一個都活不下去,因為他們完全不了解歐洲職業聯賽的規則。
就好象當年曼聯從中國引進了董芳卓。
有一個不大為人所熟悉的事情就是,奧迪是曼聯的汽車讚助商,要為曼聯的一線隊球員免費提供汽車。
但在歐洲球隊內部,往往有一條潛規則,那就是,但凡是類似於汽車讚助這樣的待遇,球員往往是根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選擇匹配的檔次。
可那一次,董芳卓的選擇僅次於克裏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和魯尼。
讚助商當然不會有意見,可隊內的球員呢?
那些遵守潛規則的隊內核心主力球員,甚至已經在一線隊站穩腳跟的球員,又會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這很明顯就是經紀人的拙劣所造成的!
球員不懂,可以理解,可經紀人也不懂,那還幹什麼經紀人?
為什麼拉伊奧拉、皮尼·紮哈維、豪爾赫·門德斯等經紀人大鱷如此受球員信任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