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幹掉媒體!(3 / 3)

可隨著包括保羅?亞羅等社交名人在內的參與,立即將這一場論戰升級。

格倫?摩爾等人的批評受到了來自互聯網領域的鋪天蓋地的指責,很多意見領袖都對他們的論斷表示不滿。

“按照格倫?摩爾先生的說法,不僅僅是微信和打飛機,整個互聯網都應該關閉,大家回到十九世紀,從今往後,隻能有一個發出聲音的渠道,那就是他們所控製的報紙!”

“我們能夠理解格倫?摩爾等人的恐慌,因為他們看到了傳統報業的日漸蕭條和低迷,他們無法阻止這一切,他們擔心在不久的將來會失業,所以這是他們的一次負隅頑抗。”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要有新思維,格倫?摩爾等人的指責無疑是站不住腳的,這一點從用戶的反應就看得出來,在各大網站上的投票顯示,支持他們言論和反對他們言論的比例大概是三比六,一成中立,誰輸誰贏,很清楚了。”

“我相信,格倫?摩爾最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卡梅倫首相封殺微信,並將楊歡等人驅逐出境,但我想說的是,真的這樣做了,那還是英國嗎?”

“作為一名記者,格倫?摩爾有在報紙上發表自己言論的自由,但我們讀者也有自己分辨的能力,他想要用輿論來迷惑並綁架普羅大眾,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是傻子!”

“誰是誰非已經很清楚了,格倫?摩爾應該像個男人一樣承認錯誤,並登報道歉!”

“對,強烈要求格倫?摩爾等人登報道歉!”

來自互聯網的強力反撲,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但也不叫人奇怪。

畢竟互聯網和傳統媒體一直都是水火不容的,如果今天格倫?摩爾等人利用報紙壓垮了微信和打飛機,那麼明天他們瞧誰不順眼,是不是也會按照這個套路去攻擊別人呢?

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

英國對於媒體和記者的一些行為很不滿,這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從高高在上的女王、王室成員和首相,到足球運動員、明星,甚至是普通民眾,隻要是能夠幫助他們製造銷量,製造話題的,媒體都統統不會放過。

甚至可以說,英國的名人,沒有哪一個不曾吃過媒體的虧。

在這種情況下,格倫?摩爾等人開始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尤其是來自互聯網的壓力。

獨立報的官方網站到處都是一些用戶關於要求格倫?摩爾道歉的留言和評論,甚至網站還幾度被瘋狂湧入的用戶給折騰得崩潰了。

這一次的事件已經轉變成了一次,民眾對媒體長期以來的行徑不滿的發泄口。

但也依舊還是有不少頑固派份子繼續力挺格倫?摩爾,但這都已經無關是非曲直,而純粹隻是為了給微信和楊歡添麻煩,或者是純粹看他不順眼。

BBC電視台更是專門製作了一檔辯論節目,分別邀請雙方到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辯論賽。

在節目裏,一名叫做約翰?亨特爾的倫敦嘉賓力挺格倫?摩爾,對楊歡和他的微信進行了血淚控訴,尤其是對楊歡的為人。

約翰?亨特爾的很多話甚至都已經超出了辯論的範疇,而是上升到了人身攻擊,搞得電視台都非常頭疼,不得不加以控製。

雖然當場就有人指責約翰?亨特爾自己就是在倫敦為非作歹的富二代,但卻無法在辯論上壓過對方,而電視台也明顯不願意讓任何一方取勝。

結果雙方誰都說服不了誰,這一場辯論也就不了了之。

但卻為BBC電視台吸引了超過一千萬人的圍觀。

同時,也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和憂慮。

譬如,遠在中國龍海的張寧。

又或者是近在倫敦的莊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