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按計劃行事(1 / 2)

電台辦公區。

陳處安窩在小格子間裏查資料,半響後把目光定格在了虛擬麵板的某一處。

上麵一排大字赫然醒目——《我當陰陽先生那幾年》!

這本書隻有二百多章,長度適中,哪怕播講的慢了一點,大半個月時間也能結束。

如此一來,就算自己掉粉的計劃出現了一些差池,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那也不至於到沒有東西可講或者重新講一本的地步。

另外,這本書和《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久負盛名的超級IP相比,名氣不是那麼大,又進一步減少了陳處安會因此而意外走紅的可能性。

將自己掉粉計劃中大概率會出現的種種意外都在腦子裏模擬了一遍。

確保萬無一失後,陳處安就點開了這本小說,開始第一次預讀。

電台這一行業,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簡單,每個頻道裏麵的工作都是以欄目來劃分的。

工作人員大致分工為主播、編輯、導播這三種。

主播,也可以稱作是電台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靈魂,負責播講節目,切換廣告歌曲的工作。

編輯則是確定每期節目的內容,為節目需要的素材做準備,包括嘉賓邀請,每期節目的音頻剪輯存檔等等。

而導播則是在直播期間負責調度,配合主播工作的一個崗位,比如接熱線切進直播間。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人員配備問題,現在很多電台的主播都是播編一體的。

既要當主播,又要負責編輯的職務。

陳處安就是如此。

所以在每天的節目開場之前,他不僅要熟悉直播的內容,還得自己編寫內容,工作量其實挺大的。

在他們台裏,隻有播講內容比較複雜的主持人,比如新聞欄目,才有配備編輯的待遇。

起身續接了一杯熱水放在手邊,做好閱讀前的準備工作後,陳處安點開《我當陰陽先生那幾年》的第一章,開始細細的品讀起來。

……

時間一晃,就到了晚上10點鍾。

陳處安趕在單位樓下的米線店關門前去吃了一碗,然後匆匆的回到辦公室。

在此之前整整一個下午,他都沉浸在那本小說的世界中。

不得不說,搜索引擎推薦的這本書雖然名氣不大,寫的倒是很有水平。

陳處安看過的靈異類書籍不多,但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確實給了他頭皮發麻的感覺。

整本書的文筆雖算不上華麗,但也和幼稚無趣搭不上絲毫關係,接地氣的語句配合第一人稱的視角,讓整本書的閱讀下來,代入感很高,仿佛是在親身經曆這一切般。

尤其是書中在不停的用民間傳說、各地聽聞等借口來不斷渲染恐怖氛圍,使得讀者們看的津津有味,絲毫不覺得突兀,把鬼神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的潛意識矛盾降到了最低。

這是一個聰明之處。

陳處安很滿意這本書,他已經預讀了五十多章,並且前十章反複的觀看了多遍,以爭取直播的時候將失誤降到最低。

這是一個專業廣播主持人的素養。

“這麼嚇人的故事,熊孩子們肯定還沒等聽完就嚇哭了,我掉粉到50以下還不是手到擒來?”

陳處安做好十足準備後,心裏不由美滋滋的暢想起來。

區區掉粉,還能難得住我陳某人?

小小係統,真是可笑可笑!

得意自嗨了一會兒後,陳處安低頭看向手表,見到距離他的節目開場還剩下15分鍾,便是從辦公區起身,向著樓上的播音間走去。

躡手躡腳的走進屋裏,隔著玻璃,可以看見屬於主持人的位置上,一個穿著白色西裝的短發女生正戴著耳麥,表情認真的播報著。

“小陳哥,晚上好呀!”

玻璃窗外的辦公桌前,電話編輯圓子聽到動靜,回過頭來看向陳處安,展顏一笑道。

“晚上好,徐姐這是播到哪了?”

陳處安先是對這位編輯回了聲好,然後甩甩頭,目光瞥向裏屋。

台裏的播音間都是有限的,並不獨屬於誰,陳處安的欄目是在10點30分開始,而在此之前,便是這位“徐姐”所負責的“晚間新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