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竹林(下)(1 / 2)

)

幸好,下一刻,這股突如其來的氣勢便消散而去,張小凡在灶台邊沉默地佇立了片刻,卻是從旁邊拿過一個大碗,然後掀開鍋蓋,用大勺將鐵鍋中燉煮的大骨撈起,然後將鍋中放水,壓小火苗,熟練無比地做完了這一係列動作後,他這才緩緩轉過身來,看著王宗景,點了點頭,道:“你隨我來。”

※※※

走出廚房,王宗景跟在張小凡的身後,看著他隨手從屋外也是堆得整整齊齊的竹片堆上取過了一柄黝黑古舊的柴刀,順手丟給了王宗景,王宗景一怔接住,入手感覺頗有幾分沉重,低頭看去,隻見刀背厚實,刀刃薄銳,雖然看著不起眼,但握在手心卻頗有幾分得心應手的感覺。張小凡看了他一眼,邁步向前方走去,王宗景心中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跟了上去,隻見兩人一路走過了守靜堂,繞了一個圈子,卻是從旁邊一條小道上走上了後山,而遠處安寧的山頭上,依稀還傳來小鼎那清脆可愛的笑聲,似乎遇見或看到了什麼好玩的東西,正毫無顧忌地笑個不停。

一路向山上走去,山道兩側都是茂密的樹木竹林,除了最多的修竹外,還有不少鬆柏喬木,也生長在這其中,伴隨著遠處響亮的竹濤之聲,樹身緩緩擺動著。山勢漸高,守靜堂等樓閣建築都被竹林山勢所遮擋,此刻已經看不見了。若是普通常人來此,爬到這高處通常已是氣喘籲籲,但王宗景身體強健過人,自然是如履平地。與此同時,山上的竹子也是越來越粗越來越密,鬆柏等其他樹種到了此地,幾乎都已看不見了,目光所及處,到處都是一片竹子青翠的海洋。

又走了一會兒,山道忽然分出了一個岔口,右邊是繼續向上延伸的小徑,左邊則展露出一片平坦空地,在茂密青竹的簇擁之下,那平地之上竹林下方,卻有一個墳塋坐落於此,一塊青石墓碑豎於墳前,上麵刻著幾行字跡。

張小凡走到此處,停了下來,目光望向那座墳塚,麵上卻是掠過一絲沉默傷懷之色,緩緩走了過去,王宗景不明所以,但還是跟在他的身後,到了近處,便看見墓碑之上的字跡:恩師田不易,師娘蘇茹之墓。

不孝女田靈兒,不肖弟子宋大仁、吳大義、鄭大禮、何大智、呂大信、杜必書、張小凡泣血恭立。

山風徐徐吹過,竹聲沙沙,墳上草色新綠,露出細嫩枝芽。張小凡站在墳塚之前,默然無聲,垂首肅立,似乎麵對這墳塋中人,在無聲無息地說著什麼。過了半晌,他緩緩抬起頭來,卻是走到墓碑邊上,輕輕摩挲那青石邊緣,臉上流露出幾分追懷思念之色,夾雜著幾分淡淡痛楚之意。

末了,他低下身子,將墳塋上僅有的幾根雜草拔掉,然後俯低身子,輕聲道:“師傅,師娘,我先走了。”

說完,他向著墳塋深深彎腰行了一禮,這才轉身走去,王宗景站在一旁,有些不知所措,但看著張小凡轉身走去,便想跟上,但隨即想到什麼,趕忙還是回過身來,向著墳塋處跪下,磕了三個頭,這才一路小跑追上了張小凡。

張小凡轉頭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神態溫和。走回到岔道口,順著右邊的山道又繼續向上走去,這時山道兩旁已經完全都是竹子,同時王宗景也逐漸發現,這裏的竹子與自己平日所見的青竹有些差別,看起來更加粗大茁壯,但最特別的是此處所有竹子的關節處,都呈現出一種純黑之色,顯得與眾不同。

如此又走了一陣,已是到了後山高處,一片廣闊竹林在二人麵前展開,山道到此便中斷,倒是有一條平緩的土路小徑伸入了竹林中,蜿蜒而去,不知所往。王宗景向這片竹林看了一眼,隻見目光所及處,俱是黑色竹節的青竹,有粗有細,但竹林邊緣外圍的竹子,看起來還是明顯更細一些。

張小凡在這裏站住了腳步,望著這片竹林,目光微動,眼神中掠過一絲溫暖,仿佛回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嘴角邊也露出一絲淡淡笑意。隨後他轉頭對王宗景淡淡道:“按照大竹峰的規矩,教授課業之前通常都讓新入門的弟子到這裏砍上一陣子的黑節竹,除了看看弟子的身體外,也有磨煉體格的意思。”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笑了笑又道,"我與你也談不上師徒之情,隻是當日我卻是欠了別人一個人情,如今教你些東西,也算還了他這個情麵。這樣吧,你先過去砍

一下最細的黑節竹,我看看你現在的體質如何。"王宗景答應了一聲,將手中的黝黑柴刀握緊了一下,然後走到竹林邊上,找了根細竹仔細打量片刻,隨後便左手抓住竹身,右手揮刀,劈了下去。這一刀劈下,他並未使盡全力,心中多少也是對這種未曾見麵的黑節竹有幾分試探之意,但一刀劈下隻聽一聲悶響後,柴刀便險些震手脫出,好容易握緊了,再度看去,卻隻見細細竹身上,竟然隻砍進了一分,留下了淡淡的一條白印。

這黑節竹,竟然比他想象中還要堅韌數倍。

王宗景轉頭看去,隻見張小凡站在一旁並不言語,嘴角掛著淡淡笑意,隻是望著他。王宗景深吸了一口氣,忽然間也是露出笑容,展顏一笑,然後再度轉身麵對了這根黑節竹,這一次,他的動作慢了許多,但是眼神卻更加專注,如果目光可以透過衣衫的話,便會看到那手臂上的肌肉已然條條賁起,正是他灌注力量全力以赴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