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婚訊(1 / 2)

晚上一家子在至心園這邊吃飯的時候,林小乖在飯桌上說起了這件事。

“你真要了那麼多錢?”羅玉芳瞪大眼睛問道。

林小乖笑,“阿婆,那可不多,一樣的鑽石項鏈,她在自己國家沒有百萬美金絕對買不下來,要知道美金和人民幣的彙率可是1:9,她已經占便宜了。”

“可那是外國人啊。”羅玉芳喃喃道:“要是人家不樂意了,會不會上門找麻煩?”

“阿婆,你真忘了你大孫子頭上的少將軍銜是白擺著的了?”沈遲開口道:“要我說婉婉還是要少了,能賣一千萬的東西幹嘛隻要一百多萬?”

林小乖有些無言,在這點上她確實不如沈遲狠得下心。

“使不得使不得。”羅玉芳搖頭道:“要是出了事,我們肯定來不過外國人。”

在老一輩人的心裏,雖然也對外國人痛恨,但因為曾經受過的壓迫,對外國人也有著天然的害怕,將自己擺得比外國人要低一等,即便自己占理,對上外國人也會覺得沒有底氣。

林小乖和沈遲對視一眼,放棄了改變長輩頑固思想的念頭。

這次事件,於林小乖來說隻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賺到的170萬塊錢,她自己留了七十萬,剩下一百萬都給了沈遲。最近他正琢磨著要插手房地產生意,猜測他手頭資金應該有些緊,她早就想支援一下了,這筆錢來得正好。

一段時間後,林小乖發現,似乎事情不像她以為的那樣無足輕重。送走又一個來買鑽石首飾的外國客人,林小乖輕輕舒出一口氣。

基本上,這些外國人都是奔著鑽石首飾來的,反正店裏的商品解說都是中文,他們也看不囫圇。而林小乖也沒有賣給他們的意願,她店裏的東西以國內如今的消費水平來說很貴,但對外國人來說……

她還是等過了二零年再考慮做外國人的生意吧。

她雖然沒出過國,但上輩子聽一個經常往返美國的朋友說過,美國本土的物價要比國內便宜很多。

國內吃一頓肯德基要30元,美國卻隻要4美元,別看按照彙率價格似乎並沒有太大差異,但那會國內月工資大概是5000元,美國月工資卻是5000美元。

在後世,美國的大學生隻要暑假打兩個月工就能買一輛不錯的跑車,但在國內,一輛跑車很可能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三年的積蓄。

“我聽說有外國人經常到你這來買鑽石項鏈?”這天,一位認識的楊太太在店裏對著她問道。

“是有這回事。”林小乖淡淡笑道:“楊太太也對鑽石項鏈感興趣?”

不等對方回答,她就道:“不過個人不建議你選擇這種珠寶。”

“為什麼?”楊太太也確實對鑽石首飾感興趣,畢竟公認外國人用的東西都比國內好,人難免有些跟風和攀比心理。

“跟你說實話吧。別看我這店裏的東西貴,但因為成本也不小,賺得其實很有限。如今我就指望著鑽石首飾賺錢呢。”林小乖對自己做的事直言不諱道:“那些賣給外國人的鑽石項鏈,最差都要好幾萬,貴的要好幾百萬。若是放在外麵標價賣給自己人,我肯定不會標那麼高的價,但我卻不願意便宜了外國人。要知道我賣給外國人的價錢已經比他們國內便宜近十倍了,若是再按我們國內的物價賣給他們,那真跟送的沒有差別了。”

楊太太秒懂,要是標了價就不能因人而異了,不過……

“那你私下賣給我?”她小聲道。

“那可不成。”林小乖搖頭道:“那些外國人也不是傻子,若是聽到風聲來找我算賬就不妙了,楊太太你可別為難我。”

見她有些不高興,林小乖歎氣道:“其實鑽石並不一定就比其他珠寶強,說實話我個人對這種珠寶並不特別欣賞。”

“怎麼說?”楊太太來了興趣,要知道如今這位沈太太可是大家公認的珠寶大師,能設計製作出那些美麗非凡的珠寶首飾,她對珠寶的觀點看法自然也能得到他人的重視。

“鑽石的好壞鑒定標準有四個方麵,分別是顏色、淨度、克拉和切工。而我們國內最受推崇的珠寶是玉石,玉石也同樣注重顏色、大小和做工。”

“但相比鑽石一板一眼的簡單,後者無疑要更複雜一些,玉石中的翡翠關鍵看色、透、勻、形、敲,通俗點講就是水種、大小和雕工;軟玉則要看顏色、質地、透明度、光澤、淨度和重量大小,而且軟玉有兩大優點,一是對冷熱表現為惰性,貼身佩戴,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二是不受酸堿腐蝕,故能埋人地下千年不變。”

“一個人要懂鑽石隻要有一本全麵的理論書和鑒定工具,想要懂玉石卻需要幾十年的經驗積累。玉石的文化底蘊之深由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