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把父母和林紅英等人送走之後,蘇尋真剛一回到公司,就接到了荊嬗的電話,讓他去公司一趟,讓他參加華夏控股成立之前的組織架構會以,安排人員的崗位,這樣的大事,自然要讓蘇陽這樣的大老板親自出馬。
雖然荊嬗和蘇陽的關係,整個華夏科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這樣的大事,關係著整個華夏控股將來的人事安排和組織架構,不要說荊嬗的身份隻是和蘇陽的情人相當,就算是曹瑩瑩也沒這個資格做這樣重大的決定。
等到蘇陽在秘書的帶領下,進了會議室,荊嬗和十幾個男男女女已經在裏麵坐著了,正小聲的討論著什麼,所有人都是眉飛色舞的,顯然覺得自己將來前途無量,這要是一朝去了華夏控股,可就和白日飛升差不多了。
現在的華夏科技各種組織關係還有些混亂,很多部門功能重複,造成了人員的浪費,很多資源的重複利用,成本極大地提升了。
如果成立了華夏控股,那麼以後所有的公司就都成了華夏控股旗下的了,就像現在很多跟著蘇陽的老人,手裏的權利已經到了極限了,進無可進,公司不知道多少部門的領導都是他們的嫡係,這對公司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
就像李亞輝,身為公司三巨頭之一,又是從一開始就跟著蘇陽的,公司的管理層一大半是他的人,而齊軒則是銷售、運輸和所有渠道的掌控者,方瓊則是研發部門的總頭頭,掌控著華夏科技所有的產品研發,是華夏科技發展到現在這一步的最大功臣。
而且公司裏很多高層也都是方瓊的嫡係,都是從研發部走出去的,從研發人員轉職成為管理者,呂強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這些人或者是從一開始就跟著蘇陽的,或者是蘇陽的粉絲,或者是對蘇陽有那麼一些音樂的好感,從而就毫不猶豫的一路跟了過來。
對蘇陽自然都是忠心耿耿的,一路走來幫著蘇陽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就算蘇陽不去公司,忙著自己的事業,也沒讓華夏科技出半點岔子。
但是發展到現在,這三人的手下太過盤根錯節,哪怕是蘇陽都不能夠理順其中的關係,也不能夠輕易動任何一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麵,很容易就讓整個公司都亂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蘇陽想要把公司重新理順一遍,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裏,自然就需要把這些關係重新理順,他以前不知道想了多少辦法,卻都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
直到一個個的子公司開始上市,猛地成長成為一個個的龐然大物,在股市上圈走了成百上千億的恐怖金額,很多擁有公司原始股的高層們頓時心癢難耐,都盼著通過上市,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從而功成身退,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這樣的局麵一下子給了蘇陽一個靈感,就是重新組建一個總公司,就是華夏控股,然後把所有的分公司、獨立部門重新整合,成為一個個子公司,以各自的產品重新上市,從而給更多的人帶去龐大利益。
這樣的話,公司中下層的領導們,以及分公司高層和各獨立部門的老大們為了各自的利益,就和三巨頭不再是一條心了,會主動配合蘇陽對公司的改造,這就把公司七成的領導卷了進去,不會帶來什麼大的變動,就把這件事情搞定。
所以荊嬗才會為了這件事忙碌這麼多天,不突然的話,不就是一個和空殼差不多的總部,隻要有足夠的律師和會計,負責好法律和財務問題,再加上幾個最高領導,剩下的就其都是打雜的了,又怎麼會耽誤這麼長的時間。
主要就是為了把華夏科技下麵的所有分公司和獨立部門重新核算一下,成立獨立的子公司,又要給每一個高層安排合適的位子,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地位不如以前了,給他們一種過河拆橋的感覺,這才會忙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其實造成這樣的情況,蘇陽自己也是鬱悶萬分,而且絕對要負主要責任,這家夥剛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眼前一亮,接著一拍腦門,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然後就開始創辦公司。
在創辦的過程之中,這家夥就從沒忍者學習過管理方麵的知識,連看都很少看,公司的管理和創辦倒有大半都是從前世的網絡小說之中得到的靈感,就這麼一頭衝了進去。
虧了他的金大腿夠牛叉,不但有重生這最大的作弊器,還附帶了一個外星智腦,過目不忘,開發腦域,強身健體等等,還有極好的運氣,這才把公司一直撐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