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祭祖(上)(1 / 2)

第二天一早,蘇彥成和蘇陽兩人開了兩輛車,拉著全家人回了老家,對於華人來說,家族永遠是第一位的,哪怕你在外麵混的再好,逢年過節也得回去祭祖,不然的話,光是輿論壓力就能壓垮一個人,更何況現在的帝國所有的豪門大族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蘇家哪怕現在僅僅夠上了三流豪門的水平,但是卻也要慢慢的把家族稍微有點才能的人給拉進來蘇家現在的體係之內,然後還要給家裏捐錢捐物,把蘇家現在這一支轉化成家族裏的主支正房,哪怕這一批人沒什麼特別出色的才能,卻能夠保證一點,那就是衷心。

其實蘇陽一直以來就有一種誤解,這種誤解就是從蘇彥香那裏開始的,讓他對自家的親戚朋友有了一種不信任,所以一年多,蘇彥成已經旁敲側擊的提過很多次了,蘇陽卻一直沒有回應,知道上一次蘇彥成認真的和他談了之後,蘇陽才算有了鬆動。

而那次的鬆動,其實也是因為這一年多來在這個世界的見聞不斷增長,對世家豪門體係了解的越來越多,終於真正的知道了家族這個概念,在這個世界有多麼恐怖的影響力,多麼深厚的根係,遠不是上一世可以媲美的。

在上一世的時候,其實華夏文明已經經曆過幾次近乎斷代的摧毀,最狠的一次就是五代十國,然後就是元朝、清朝,這些都是對華夏文明的極大摧毀,尤其是第一次,幾乎都要把漢人這一個種族給殺的絕種了,若不是天王冉閔頒布的殺胡令,嗬嗬.

再加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的那一次運動,華夏文明在之後的複興過程之中,雖有起色,但是很多傳統的東西卻已經在華人之中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再加上當時的國家全力發展經濟建設,一心撲在物質文明建設上,對國人的精神文明相應的就放鬆了很多。

而又失去了華夏自古以來傳承的那種道德規章,不要說什麼家族了,蘇陽清楚的記得,一個個村鎮的年輕人為了掙錢到全國各大一線城市打工,留下了一個又一個隻餘下老人小孩的村子,這種情況下,就連父母親人一年都見不上一兩麵,那個所謂的家族又還有什麼生存的基礎呢,人類之間的親情淡漠的讓人近乎絕望。

反而是那些海外華人,因為西方世界對黃種人的歧視,反而讓海外的華人異常團結,還有著家族這個東西生存的基礎,每年都有聲勢浩大的,海外華人集體返華祭祖,各種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當時的蘇陽從網上看到這個消息之後,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根本沒放在心上。

而重生之後,蘇陽卻知道了家族這兩個字代表的影響力,就說他們蘇家,哪怕當時真的因為那一次的意外破產了,蘇彥成夫婦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這不是其他什麼原因,而是蘇家這個大家族,每年收到的各種捐贈,積攢下的一份豐厚的基金,就是用來給蘇氏一族比較困難的家族解決各種問題,還有通過家族集體表決,為給蘇氏一族做過貢獻的族人撐腰,在需要的時候,動用這個基金,來幫助族人重新崛起。

而蘇彥成是符合這個要求的,這是蘇家三代人奮鬥出來的結果,在蘇氏一族裏論起貢獻度,蘇彥成這一支絕對能夠排得上前五,尤其是蘇陽太爺爺那一代,做出的貢獻幾乎相當於蘇彥成和蘇陽爺爺的三倍,這個餘蔭還是那次談話時蘇陽方才知道的。

而蘇陽的觀念轉變過來之後,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融入了這個世界,在此之前,他還是把這個世界當成和前世一樣的世界來對待的,不多就是覺得有錢有勢的豪門大族實力更加恐怖了,和前世區別實際上不大的。

而在真正的懂了這個世界內蘊的行事規則,蘇陽也就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規則,哪怕這個規則在此時看來對蘇陽用處不大,甚至還成為了他的一種負擔,但是正是因為這個規則的存在,讓人有了一份希望,有了一份在這個世界不斷向上攀爬的希望,因為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在身後作支撐,隻要你有本事,有野心,就可以放開膽子的去闖,最不濟,還有家族幫你照顧這家裏的孤兒老小。

正因為讀懂了,喜歡上了,融入進去了,所以蘇陽心底就沒有了那一份抵觸,這一次的新年大祭蘇陽也就沒理由不參加了,更何況蘇彥成還告訴了蘇陽一個消息,一個能夠讓蘇陽的爺爺,蘇彥成興奮的三天三夜不合眼的絕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