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蘇陽確定的告訴所有人,《神雕俠侶》甚至後麵的《倚天屠龍記》還有《笑傲江湖》都已經寫完了,隻等合適的時間發布了,這才讓所有的書迷大鬆口氣,同時也對蘇陽的高產大為驚訝,並且對這部還沒做好準備的科幻小說表示了極大地期待。
借著蘇陽的名氣,上官風華的《藍翼精靈》和黃耀華的《太空堡壘》也跟著大火起來,受到了無數讀者的期待,其中大部分是蘇陽的讀者。
而今天和黃嶽倫的談話,讓蘇陽的腦海裏隱隱約約的有了想法,把要寫的書定在了《黑客帝國》上,畢竟這本書既能保證大片的大場麵,又擁有一定的深度,隻要稍微修改一下,完全就能夠符合現在的帝國大環境,這也是蘇陽最後選定了這本書的關鍵所在。
不過真到了他自己寫的時候,蘇陽卻有些猶豫了,不知道該按照原著來改編還是按照電影來改編,如果按照電影來改編的話,肯定更加有利於大眾理解,電影雖然是改編自原著,但是裏麵很多東西都被簡化甚至直接就被刪除了,但是卻又保證了一定的深度,更容易理解。
而如果用原著來改編的話,那麼裏麵涉及的機器人、基因、網絡、黑客知識等等,這些東西,指揮更加複雜,而不是簡單,設定肯定比電影更加完善,更加有深度,但是小說這東西怕就怕在這個深度上,如果把握不住中間這個度,那麼寫出來的小說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完全就是不知所雲,即使有無數的專家幫著宣傳,幫著肯定,但是大眾也肯定不會買賬的。
畢竟小說這種文體的興起,從一開始就是通俗的,就不是為了那些自認高人一等的貴族們服務的,而是為平民老百姓服務的,他天然就是接地氣的,如果小說變得不接地氣了,那麼這部小說有再大的名氣,那也不是一部成功的小說。
君不見咱們國家的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他三部受歡迎的程度,不用再多的形容了,俺也不湊字數了,根源就在於那三部小說接地氣,語言通俗易懂,又適度YY,貼近了華夏自古以來的文化傳統,這才一直傳承到現代,也依然有關打的受眾群體。
而這部科幻小說,蘇陽也有這樣的疑惑,因為上一世《黑客帝國》原著在華夏就是叫好不叫賣,銷量差的一塌糊塗,但是真要說是《黑客帝國》寫的不好嗎,但是其在國外銷量卻非常好,那麼根源在哪呢。
蘇陽後來認真的想過,這幾天想要動筆的時候,借助變態的智商相助,仔細分析了一下,真不是華人智商就有這麼大的問題,或者說華人在高科技這方麵就和老外差距那麼大,關鍵是翻譯的問題,很多內容不知所雲。
所以蘇陽現在的想法依然是以《黑客帝國》電影為根本,再加上原著裏的一些東西,適當的擴展一下,緊貼接地氣這個根源,再以他現在的積累,蘇陽自信寫出來的書一定會更超原著,再配合著電影一起發力,這個效果不要太給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