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劉天元(1 / 2)

“哈哈哈,你的底細估計我們比你還清楚,說你是天才還有些委屈你了,不用謙虛,更何況達者為先,原因其實並不重要。”那個高大的老人大笑著說道。

蘇陽微微一笑,沒再說話,但是隻看其麵容上的自信和傲然,兩個老人對視一眼,都感到很是滿意,在他們看來這樣才對,帝國雖然一向奉行謙虛內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真的要謙虛,謙虛隻是一種態度,不然真以為大漢帝國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傲視兩千餘載?

這時候那個溫文爾雅的老人笑著看了劉真一一眼,劉真一竟然難得露出了笑臉,先把那個儒雅老人介紹給了蘇陽:“這位是帝國親王劉天元,他是.”

在聽到這個老人的名字的時候,蘇陽眼睛瞬間就睜大了,後麵的話甚至以蘇陽現在的實力,也都沒聽清楚劉真一說的什麼,也就在一瞬間他明白了劉真一態度如此之好的根源了,也明白了為什麼會在這裏見到這個人。

劉天元,帝國現任皇帝的親生父親,也是開國皇帝的嫡孫,更是上一任帝國皇帝,但是這個人在位時間僅僅隻有五年,之後就迅速的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當然這些也不是蘇陽眼睛等大的原因,也不是劉真一笑臉相對的原因,也不是那個威武老人態度恭敬的原因,或許這是那個老人態度恭敬的原因,但絕對不是蘇陽和劉真一的原因。

對蘇陽來說,眼前的這個人比起王陽輝來更具有傳奇性,如果非要找個人來作比較的話那麼蘇陽會說前世的太祖、太宗、魯迅等人不說其地位,隻說其創作以及思想方麵和他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劉天元是現任帝國作協的主席,也是第二任主席,作協就是他的老師創建的,是在他謝位之後,方才接掌的,也是在他接掌之後,作協開始飛速的發展。

這個人也是大文豪、大思想家、評論家、政治家,但是他走的路卻不是從小說起家,畢竟他和蘇陽以及王陽輝不同,不需要操心吃飯和安全的問題,隻需要要xxxxxxxx的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就成。

此人從十六歲開始,先是一首《我的母親》,借物喻人,寫了一首長詩,剛一發表,頓時震驚全國,迅速的在文人之中引起了轟動,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隨著閱曆的不斷積累,接連寫了不少震撼人心的詩文。

三十歲之後任帝國皇室華夏導報專欄作家,開始發表時事評論,積極參與帝國的各項事務,並著成了《大漢華章》這一鴻篇巨著,該書分析了大漢從劉邦開始知道帝國建立的種種得失,又借鑒了國內、國外上不少哲人的思想論述,立足現在、分析過去、遙想未來,可謂是帝國現在迅猛發展的根本指導。

放到前世這一本書就和建國的根本《馬克思主義》《毛選》《鄧論》等等是一個等級的,是指導著帝國前進的根本。

而四十歲時,劉天元繼任皇位,在位五年,提出了不少意見,被國會采納之後,更進一步的加快了帝國的發展,但是因為開國太祖訂立的最高憲法上最根本一條,帝國為君主立憲製,皇帝不得幹政,反而變相的限製了劉天元的發揮。

故而五年之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家兒子,接掌了作協,開始著書立說,帶領著一幫子誌同道合之人,從思想層麵開始影響整個帝國的走向,一直到如今,出版了近二十本書,深刻的剖析了帝國時政、人性等等。

最關鍵的是從小學到大學,隻要是個學生就離不開劉天元的影響,幾乎每個年級、每個學期都有他的文章,每次考試都會有他的文章作為壓軸的閱讀理解。

蘇陽前世的時候,學生有三怕、一怕奧術、二怕英語、三怕周樹人,其中根源就是周樹人也就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太過深奧,很難讀懂,而幾乎每次考試都會遇到這樣的文章作為閱讀理解,簡直就是每次必須麵對的難關。

而這一世也不例外,甚至劉天元比起魯迅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不但統治了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甚至連大學也沒放過,因為他的《大漢華章》和《毛選》《鄧論》是一個等級的,都被列為了一門課,一門不論是那個係別的學生必須學習的主課,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可見其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