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形險阻,道路崎嶇,深穀幽雅,遠遠望去,山上終年雲霧繚繞,是難得的清修之地,故而在終南山上,有天下第一的‘中神通’王重陽所傳下之道統——全真教。
全真教乃玄門正宗道教,以全老莊之真為宗旨,摒棄了南北朝時代迷信的色彩從更高的基礎回歸老莊,雖提倡三教合一,卻從未敢離道。
自數年前二次華山論劍結束,全真教第三代的誌字輩弟子,年齡已經陸續逼近三十歲左右,兼之全真七子久未收徒,故而於不久前,正式宣布結束了誌字輩,開始招收首批清字輩的弟子。
重陽宮
“本教乃天下第一大教,重陽祖師遇純陽仙人授法,於活死人墓閉八年死關,大徹大悟,創我全真一教,更在三十年前,於華山之巔,力壓天下高手,奪得天下第一,本教亦因祖師之威,被天下同道稱為天下第一大教。爾等若是努力修行,將來亦能學到本教一二絕技,縱橫江湖。”
大殿中,一位身著青布道袍,留有一縷長須的道士,負手而立,站於重陽宮正門,俯視著階梯之下的近百位少年,這些少年基本都是十五歲以下,未來的清字輩弟子。
不過也說不準,或許其中能有天資卓越的,能夠讓七位真人心動,破例將其收為門徒。
這身披青色道袍的全真道士,正是全真教三代弟子中的領軍人物,趙誌敬。他掃視了一周,見台下眾人都規規矩矩,頗為滿意地道:“不過,我全真教道觀上千,弟子上萬,並非每個弟子都有資格留在終南山上!”
“首先,你們所有人,都會聚集在一起,每日都會有人教你們讀書識字、辨認經脈穴竅,習練武藝,同時還要負責做劈水砍柴。三年之後,你們中的佼佼者,就可以留在山上,收入門牆,成為四代弟子,其餘的人,就會隻能下山到外我全真教遍布天下各處的道觀宮殿中去,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台下,一群道童齊聲應到,其中一個道童,名叫徐重光,他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膚如溫玉,猶如道教的金童一般。
這是他的第二世,至今十二年。
幸運的是他又多活一生。
不幸的是,他一睜開雙眼,就差點去世。
當他睜眼過後,發現自己身處一座被金兵屠戮一空的死城,周圍除了自己之外,再無一個活人,而他,卻還隻是一個尚不滿月的嬰兒。
身為一個嬰兒,即使他並未被殺,但身處於死城之中,他的死亡也隻是遲早的事情。
而嬰兒的身體,更是斷絕了他自救的一切想法。
他就隻能這樣,等待死亡的到來。
直到他不知道被誰舉起來,將他捧起,初升的陽光打在他的臉上,他睜開雙眼想要看清楚是誰救了他,但陽光刺眼,兼之疲憊異常,沒能看得清楚,而後就昏睡過去,再次醒來,已經被一戶人家所收養。
後來才從知道,將他從死城帶離的是一位全真教的道士,那時候全真教正在北方大肆刺殺金國官員,道人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死城中救出了自己,並將他交給了終南山方圓十裏內某個小山村。
待養父母過世後,他無家可歸,正好聽聞全真教準備招收首批四代弟子,於是便報名參與,全真教招收弟子並不嚴格,主要還是看其身家清白,同時還會派其家鄉附近道觀的弟子去打探,確認無誤。
因為就處於終南山腳下,徐重光身家清白,而且父母俱已不在人世,很符合出家的需求,所以得以加入了這一批弟子行列中。
徐重光加入全真教既是希望能學習武藝,同時也想著要能找到當年那個道人就好了。
嬰兒對死亡或許沒有恐懼,但像他這種剛剛經曆死亡獲得新生之人,對於新生就格外珍視,然而卻在一出生就再次麵臨死亡,那種剛剛活的希望又馬上絕望的感覺令他十分崩潰。
對於那個令他重獲新生之人,他心中充滿感激,以至於連帶對全真教都充滿了好感。
“此外,我再說下本教的基本戒律,一、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得邪淫”趙誌敬將需要遵守的戒律反複講了幾遍,又說道:“這五戒是持身之本,護法之根。違反之人,依據嚴重程度,或罰作苦力,或抄經,或杖責,或麵壁,乃至廢去武功,逐出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