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開始之前你應該給我一些交代,不應該讓這些教徒們擅自做主的。”

查理大帝坐在高高的王座上,身形魁梧,麵對著羅蘭德冷冷的說道。

羅蘭德聽了查理大帝的話說道,“在危機關頭給予人最大的支持,這才是獲得利益最好的途徑,我們在上帝的庇佑下,所做出的選擇都是發自內心的,我相信教皇也不會讓大帝在麵對奧菲麗女王石產生一絲動搖和猶豫”

查理大帝剛剛和羅蘭德參加完議事之後,在這裏進行的商討卻是隻有兩個人。

查理大帝聽完羅蘭德的話警告道。

“我相信沒有人能拒絕教會帶來的誘惑,這種誘惑來自於人的內心恐懼,也來自於現實的困難,就算是你,我也會有困難不是嗎?”

羅蘭德對於查理這種打啞謎的方式並不感興趣,於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我相信現在的法蘭克王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您的掌控之下,但是我不相信您能夠一直掌控法蘭克王國的每一寸土地,如果不借助教會的力量怎麼能達成以我之前所發下的誓言。”

查理大帝聽了羅蘭德的話,情緒緩和了一些。

緩緩的說道。

“忘記諾言等於忘記一切,我並沒有忘記和你發下的那些誓言,也沒有忘記和你並肩作戰的日子,但是你要明白宗教畢竟是擁有著直接與上帝溝通的能力,如果他們一旦壯大,就會直接控製整個王國,雖然利奧這個老東西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才能,而且也是符合我們拉攏的對象,但是你不能保證在教會的培養一下,不會有下一個新教皇出現。”

羅蘭德知道查理的擔心。

在中世紀的社會裏,教皇所代表的意誌和權力是對普通平民以及窮苦大眾來說就是上帝的意誌。

但是對於一些王權貴族來說,他們想要的也就是在擁有自己的領土下讓自己的平民和奴隸信奉基督教,信奉上帝,沒有信仰保證是無法完成,對普通平民的管理的,我相信那些讓你擔心的事終究不會發生,就算有人察覺到也不會發現,就算有人發現也不能夠阻止我們的計劃。”

羅蘭德繼續說道。

“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你應該相信我們的選擇,不用遲疑。”

查理大帝聽了羅蘭德的話,沉默了許久。

整個大廳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

過了一會兒,查理大帝才緩緩的說道。

“說他們具體的要求是什麼,我需要付出些什麼。”

羅蘭德的說道。

“你應該相信上帝,上帝才會帶你法蘭克帝國走向真正的興盛,上帝不需要很多,教會需要很多,教會需要更多的信眾,教會需要更相信他們的子民,教會更討厭那些還在傳播危險思想的異教徒,這些承諾原本在您的父親給出的幫助下,教會已經給出了應有的承諾。”

查理大帝說道。

“你是站在哪一邊的?終有一天,我不再會說他們擺布。”

羅蘭德麵對這樣的問題並沒有直接的回答。

他並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他所處的身份和地位讓他說不出那句他心中的話。

作為查理大帝的出生入死的夥伴,也是他建立功勳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如果羅蘭德想要一個公爵的封地,的話查理大帝早就可以將征服的任意一個王國的領地分享給他。

但是羅蘭德並沒有要求擁有任何一塊領地。

對於自己的存在,他早已將自己的全身心交給了虔誠的上帝,交給了自己的內心。

如果說現在的查理大帝已經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淵。

那麼在他將自己的屠刀舉向自己的親生兄弟時,早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永無止境的循環,這種循環所產生的效益是無窮大的。

在擁有了查理大帝這樣的榜樣存在之後。每一位領地的繼承者都在考慮著自己的安危,都在考慮著自己是不是會被自己親生的兄弟傷害。

雖然這樣競爭的傳統在日耳曼人的部落一直存在著。

這樣產生的目的和好處也是有目共睹的,日耳曼人在不斷的分裂融合之後,說代表的武力都是十分強大的。

讓每一位封地的繼承者都下意識的參與到競爭中去了。

這樣的好處是。

讓人擁有著不可忽略的強大的實力和奮發的動力。

給予貴族們足夠大的權力。並給予貴族們的繼承者足夠充足的繼承空間和繼承權。

每一個擁有了良好的貴族教育,以及生死考驗的失敗的繼承者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