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王衛終於能下床了,同時他也搞明白了一些問題。
他現如今穿越了,穿越到二戰時期的一個地主家庭當中,一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身上,對方也是叫王衛,小名寶寶。
其實沒什麼小名,就是他母親天天這麼叫,就變成了他的小名。
王衛是一個低能兒,在家裏排行老三。下人們稱呼他為三少爺或者小少爺,畢竟他也是最小的少爺,今年剛好十七歲。
父親王保平,是十裏八鄉最大的地主,同時也被叫做王大善人。因為王保平還很會經商,並沒有其他地主的傲慢,一年到頭不停的施舍,布施之類的,名聲非常好。
太爺爺是前朝的大官,所以家庭殷實,留下了眾多的土地,爺爺還是前朝最後的進士之一,在當初民國也當過段的幕僚。
不過現在政局動蕩,軍閥之間征伐太厲害,爺爺自然沒能逃過一劫,在軍閥混戰的時候死了,因為爺爺也不是什麼太重要的大人物,再加上軍閥割據厲害,他們家也沒有被報複之類的。
因為殺死他們爺爺的軍閥,也已經在征伐中被其他的軍閥打敗吞並了,他們王家,依舊在這生活的富足。
他們生活的地方叫做王家堡,相當於小型的鄉鎮,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山溝溝裏,當初各地反前朝,太過動蕩了,王家祖輩才決定在這裏生活的,就是為了以防不測。
而他們王家一直是生活在這裏,又是最大的地主,所以稱作王家堡,也沒有什麼正式的官員,在這裏他們王家就是天。
既然王衛排行第三,他上麵自然還有兩個哥哥。不過王保平雖然沒有太大的學問,倒也是書香門第,為人也比較開明,把大兒子和二兒子培養的還比較好。
大哥王雲建,說是要去海外留學,已經很多年沒有回來了,隻是逢年過節還有書信往來,或者寄一些特產之類的,王衛因為低能,自然也不關心這些,那些下人自然也不可能打聽到這些東西。
二哥在北平大學讀書,每年都會回來的。所以這兩個兒子都算是有出息了,可能是書香門第的原因,王保平也比較重視兒子的培養,都讓他們學習一些文化。
到了這個小兒子,因為是從小癡傻,所以也沒有培養起來。也請過先生教導,不過一點效果都沒有,老兩口為這個兒子,也算是操碎了心。
這不剛剛十七歲。就想著給他找一門親事,這樣一來的話,兒子也就有了人照顧,早結婚早生孩子,趁著他們兩個還沒有老,也可以幫忙看著一下。
等他們真的死了,估計孫子也就懂事了,也可以讓孫子照顧兒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可王衛是傻子,十裏八鄉都知道的,誰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更不要說門當戶對的了,即使一些家裏人願意賣女兒,關鍵是王保平夫婦也看不上啊。
王保平也比較迷信,聽人說父親是傻子,兒子也有可能是傻子,想要改變,媳婦必須是一個聰明人才可以,生下的孩子才能是正常人。
於是托人找關係,買來了一個女大學生,打算嫁給王衛當媳婦,讓生的下一代聰明一些。
這個女大學生的身份也不是太清楚,隻聽說是跟一群年青人遊行示威,反對國共內戰,希望共同抗日被抓的。
他也不明白這些學生的想法,好好的日子不過,幹嘛去遊行啊,而且還一個個不怕死的,這些青年學生都有點不正常。
不過沒關係,在他認為,隻要嫁人了,她總會屈服的,學會成為一名妻子,以後在家裏生兒育女就可以了。
王保平有錢,還有王衛爺爺輩留下的關係網,以及王衛舅舅家的關係網,打通關係偷偷放出來一個大學生,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