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的秋天,黃埔軍校又一期的學生來報到了,這一批的學生不全是由部隊選送上來的軍官,還有一些是在校的學生,他們剛剛走出校門,但是卻滿懷著一腔報國的熱忱,所以他們選擇從軍,他們選擇進入軍校,最後他們選擇了一所在中國最有名的軍校——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全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製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再改製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於國民政府遷台時一並遷至台灣高雄鳳山。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湧之際,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簡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孫中山在開學典禮上曾致詞:我們開辦這個學校,要用裏麵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創立了革命軍,我們的革命才能成功。爾後其學員成為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1946年行憲之後中國國民黨名義上移交軍隊於國家後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至今。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曆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校訓“親愛精誠”是由蔣中正親自擬選,孫中山在開學典禮時宣布的。校慶日定為每年的6月16日。
歐陽楚平和上官雲峰也是這個批入校的學生,他們都想成為真正的軍人,他們都想實現他們的軍人理想,所以他們成為了黃埔軍校的同學,而且是班級裏最出眾的兩名員,無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教官,都非常喜歡他們。而二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呢?怎麼說呢?既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又是實力相當的對手。
餘曉婷和歐陽楚平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是一對人人羨慕的情侶,他們兩個在一起,就是名符其實的郎才女貌,而且兩家是世交,都看好他們的未來。餘曉婷比歐陽楚平小三歲,歐陽楚平到黃埔軍校報到的時候,餘曉婷還在讀中學,兩人二地分居飽含著相思之苦。三年之後,餘曉婷中學畢業了,為了能離著歐陽楚平近一些,她選擇讀了廣州女子師範大學,而歐陽楚平就像當時的大多數熱血青年一樣,繼續在黃埔軍校深造,還有一年他就要畢業了,他就要進入軍隊了。雖然餘曉婷明白歐陽楚平還是要走的,但是她隻想自己離他更近一點兒。廣州女子師範大學和黃埔軍校兩所學校雖然離的不遠,但是卻不能常見麵,因為軍校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他們隻好通過寫信來一解相思之苦。
上官雲峰和歐陽楚平雖然在學校的時候那是郊不離孟,但是上官雲峰也隻是在歐陽楚平那裏見過餘曉婷的照片,沒有看過本人,但單單隻是照片上的一麵,上官雲峰就斷定餘曉婷是一個不平凡的女孩兒,而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一年之後,上官雲峰和歐陽楚平已經畢業,按照常理來說,黃埔軍校的培訓期其實隻有幾個月,最長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年,可是由於上官雲峰和歐陽楚平是高中畢業就來到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也錄取了他們,但由於歐陽楚平和上官雲峰隻是高中生,年紀還小,所以保留了他們在黃埔軍校的名額,先把他們送到了黃埔軍校下屬的學校學習基本知識和文化課,有了些基礎之後才到黃埔軍校本校來學軍事,當時的很多中學生都是這樣安排的。
歐陽楚平和餘曉婷兩個人分離在即,可說是難舍難分,於是,歐陽楚平和上官雲峰約了還在上大一的餘曉婷一起吃一頓離別晚餐,這是上官雲峰與餘曉婷的第一次見麵。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餘曉婷今年剛好十八歲,現在已經是越發的亭亭玉立了,又在女子學校受到了淑女教育,休養氣質那就更不用提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朵出水芙蓉,隻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最不尋常的是她的眼睛,一壺秋水卻又蘊藏著挑皮,嫻靜又充滿活潑。可當餘曉婷張口說話,又更加的與眾不同,一串串的妙語連珠,逗的大家捧腹大笑,機智的語言和挑皮的表情,讓人覺得這個女孩兒充滿了靈氣。對於上官雲峰這個見過無數女人的富家公子哥來說,居然也對餘曉婷另眼相看,為她的氣質所傾倒,更為她的靈動所驚歎,他沒有想到,世間真有如此的一名女子,可以集婉約、豪爽、嫻靜、調皮、機靈、幽默、才學與一身,沒有想到,隻此一麵,她就烙在了上官雲峰的心裏。可他也明白,朋友之妻不可欺,因為他看到了,在餘曉婷的眼中,隻有歐陽楚平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