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沙采出寶(1 / 2)

狄鎮地處兩江市西北邊陲,與淮河入海口河道接壤,距離黃海隻有八點六公裏。這兒水資源豐富的能讓全國大半人民眼紅,可惜土地資源有點提不上檔,整個鎮子八十七平方千米的土地,全部是由不適合植物生長的沙壤,和硬質岩石層組成。

狄鎮的土地土質疏鬆,含沙量超過百分之八十,保肥保養能力極差,小麥稻米什麼的種在這兒,就等著來年收獲大大的西北風吧。

山芋到可以種植,不過眼高手低的狄鎮人,根本看不上這種價格便宜的農作物,而是把目光瞅向了腳底下那幾十米深的沙礦!

一台抽沙泵、一個水泥池,就可以進行最原始的資本積累。等積累幾年資本,就可以鳥槍換炮,買來裝載機、采沙船、礦物傳送帶,進行高科技現代化作業。

從一九八三年兩江地區正式升級為市後,狄鎮便開始起了瘋狂的挖沙采沙以供應兩江市的大規模建設。無數比足球場還大的幾十米深沙塘,把狄鎮渲染成了一副剛遭遇末世流星雨攻擊的慘烈模樣。

今年二十三歲,剛從【兩江電子科技大學】畢業一年的狄小虎,就生活在這種環境下,除了每天要擔憂頭頂上的鬆軟沙壁,會不會因為一場暴雨而塌方外,他出門時還得比普通人多跑兩裏路——山路!

因為他住在沙塘底部,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四麵被深黃色泥沙牆壁籠罩,深達四十五米的大沙塘。

這個沙塘是他爺爺和父親的傑作,自從去年王小虎大學畢業,這沙塘又轉移到了他手中,附帶的還有一艘木殼抽沙船、一輛長城皮卡、一台徐工裝載機,和一棟簡陋的板房。

零三年耗資四百億的淮河入海口河道工程被修通,兩江市為防止過量采沙影響大堤安全和當地生態環境,便下達文件關閉了所有外地人開辦的采沙場。當地人除保留現有的沙塘繼續開采,嚴禁繼續開挖新地。

狄小虎雖是狄鎮本土的居民,但奈何這兒已經不允許再新開沙塘,他隻能守著這眼看將要開采到硬質岩石層的老舊沙塘過日子。

“老板、老板?”

一位皮膚黝黑年齡約莫二十左右的小夥子,焦急地劃著小船上岸,幾個小跑到不遠處的板房裏,拽著正在睡午覺的狄小虎胳膊不停猛搖。

“沒看我正修身養性麼?”狄小虎滿臉怨氣,瞪了他一下才慢吞吞的爬起來:“是不是有人來買沙子不給錢了?”

“不是不是,哪敢有人來虎哥這裏買霸王沙?”黑小夥先是極為順溜的個拍馬屁,然後擺手道:“你快起來去看看吧,咱們這采沙船的絞輪被卡住了,我跟小李倒騰半天也沒把它從水裏弄上來。”

“你們兩誠心是想氣死我啊~”狄小虎連忙從床上蹦起來往外衝。

沙坑被開采到五米深,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就會慢慢滲入沙坑中。所以在這裏采沙,采沙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沙船上最金貴地玩意兒,就屬那插在水裏絞鑽沙子的弧形刃齒絞輪,在無法目視的渾濁水裏,一旦絞輪碰到堅硬的物體,很容易把彎彎長長的刀口崩斷——這意味著三千塊錢打了水漂!

狄小虎剛把小艇劃到水塘中央的采沙船,一個光亮的腦袋就從水裏露出來,隻見他伸手在臉上拭了把水,借助拴在腰上的繩索爬上船對著狄小虎喊道:“老板,我剛下水摸了遍,絞輪好像卡石頭縫裏去了,電機拽都拽不上來。真邪門,那大石頭滑溜溜的摸都摸不著棱角,可偏偏中間卻多出個大洞。”

不信邪的狄小虎登上采沙船,對著控製絞輪方向的手柄輕輕搖動。

“嘎~嘎~轟~轟~”

隨著狄小虎的操縱角度擴大,緊繃的鋼纜和困在水底的絞盤,也逐漸爆發出讓人牙疼的巨大摩擦聲,就連排水量五十噸的采沙船都發潑似的亂顫,把原本還算清澈的水塘攪拌成一鍋濃粥。

“滾~”

“那、那老板,俺們去鎮上找…找人來修…”兩個剛來不久,自知闖下大禍的工人賠笑著臉跳上小艇。

能把力量驚人的絞輪卡在石頭縫裏動彈不得,可見這兩人當時心裏有多麼的不信邪、定然是抱著硬碰硬地態度去操縱絞盤的。

剛才潛下水探查情況的小李還算厚道,將黑小夥送上岸後又獨自劃了回來,把小艇留給狄小虎,自個兒踩著水花往回遊。

歎了口氣,狄小虎坐在船舷望著底下渾濁的水塘發呆。

狄鎮的采沙廠,都是在四十到五十米位置便碰到硬質岩石層。不出意外,他這水底下的大石頭肯定是硬質岩石層——這意味沙場離無沙可采的日子並不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