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玩家測試即將開始(1 / 2)

同樣是升級,品階的進步也能讓玩家感到“自己變得強大了”。

就好像即時策略遊戲的操作變好,格鬥遊戲中能搓出大招一樣。當玩家第一次玩時打出了“優秀”技能,再下一次玩時打到了“卓越”技能,那種自己也跟著變強了的感覺,也是支撐他們繼續遊戲的動力。

還會讓玩家更加專情於一款武器,對自己的定位更加固化,更依賴團隊。

王不負很滿意道:“我們明天就開始請玩家試玩吧。明天後天兩天正好是周末,兩天時間,應該能看出玩家們認同不認同我們的設計目地了。”

他想要知道,這款遊戲的多人模式對於廣大玩家來說,究竟好不好玩?玩家們認不認同王不負覺得好玩的東西?

測試也能發現很多設計師本來未曾想過的小問題。據說國外業界流行的說法是:每次讓玩家參與試玩,都能幫你找出75%的設計錯誤。

第一章的試玩時,大量的玩家確實找出了很多細碎的小錯誤。第二章和第一章源出同門,不會有很多的程序錯誤,但零星的Bug在所難免。現在多找出來哪怕一個都好的。

另外還要用這些玩家的嘴巴,幫助宣傳這款遊戲。幾百個人,在網上的力量就不小了,發堆帖子,神神秘秘地說遊戲非常好玩,絕對能把人胃口釣起來。

“我現在就去通知,明天請他們來。你看請兩百個左右夠麼?”周毅問道。

“兩百個差不多,各個年齡層的玩家都要有。”王不負說,人在各個年齡段,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年紀小些的玩家,其實更注重遊戲的劇情。好的玩法如果能配合引人入勝的劇情,那麼更加相得益彰。年齡稍大些的就不太注重劇情了,隻要好玩就行。年輕再大一些的,對於劇情又挑剔起來,如果看了就覺得莫名其妙、門檻很高的,他們就不會接觸了。

一款大作遊戲,通常都是浩瀚的工程。除了表麵的東西,內裏還有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細節,如果隻是胡混,那麼自然不用在乎。但王不負想要讓整個作品完美無瑕的話,那麼就需要注重每個細節。

比如說劇情和遊戲之間的比例,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知識都是藏在河裏的石頭,摸到了就是自己的東西,以後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周毅手上有不少玩家資源。不止是職業玩家而已,還有很多休閑玩家也會願者上鉤。他們玩青瓷科技的遊戲激動不已,然後發來電子郵件或是寄信,送來鼓勵和意見。畢竟青瓷科技出的遊戲真的太驚人了,愛玩遊戲的人,都希望這樣的公司能繼續做出好遊戲來。

有的玩家單純地寫下祝願,有的玩家會寄來自己設想的遊戲,有的玩家會為以後的遊戲提出建議。

一些特別有趣的問題王不負甚至會親自執筆回答。比如說有個玩家希望能玩到《狂潮2》,王不負就回複說,《狂潮》的版權賣給了維爾福,他和青瓷科技已經無權再用這個名字開發遊戲了。但自由沙盒化始終是王不負做遊戲的目標,以後保證會作出更加宏大的遊戲出來。

不止王不負會回。基本上每封來信都會有回信的,這些工作平均分配給青瓷科技的員工去做。每個員工都寫過起碼不下十封回信。回信都有格式,執筆的員工要描述自己的工作,形容產品的摸樣,並且答複玩家的問題,同時詢問聯係方式。

要知道,願意給青瓷科技寫信的玩家,本就比一般隻玩遊戲的玩家更加忠誠。和這些玩家保持對話關係,對於青瓷科技以後的發展也是有所益助的。

就好像現在,《我的抗日》第二章想要找玩家試玩,就可以找他們。

名單上資料完整的“忠誠玩家”數量很多。在南江周邊的忠誠玩家就有三百多人,省內有一千多個。要找來是很輕鬆的事情。

從十八歲開始,到二十六歲,每兩歲為一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找四十人。除此之外,還有聲樂老師和鋼琴老師說情塞進來的兩個人。周毅拿著名單去讓客服妹子們打電話叫人了,之後還要去準備明天的試玩活動。

那些玩家們接到青瓷科技的電話,開始還不明白。等再聽到青瓷科技居然要找他們試玩《我的抗日》第二章,誰會拒絕?現在最火爆的遊戲是《反恐精英》不假,但那遊戲是美國人做的,大家玩起來都有一絲別扭。

《我的抗日》才是中國人做的遊戲。去年十月份發售第一章時,憑著遠超國外任何作品的質量,讓所有國人玩家都為之驕傲。不知道第二章會不會再次讓玩家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