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大家庭氣氛(1 / 2)

大年三十,同在這一天碼字的,還有一人——王海洋。

身為陸揚的死黨,陸揚喜歡上看小說,還是他帶的,高三時候,兩人同桌,高三之前,陸揚從來沒有看過武俠小說,網絡小說跟別提,高三之前,陸揚隻偶爾看過幾本名著,比如《莫迫桑文集》、《魯迅文集》之類的名著。

如果說學生時代看武俠小說之類的讀物,是一種墮落的話,高三之前,陸揚還是一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好孩子,純潔得像一朵小白花似的。

王海洋從初中開始就喜歡看課外書,最喜歡的就是武俠,高中之後,依然如此,他看小說的速度很快,一天能看兩三本,那還是在學習之餘。大概是他看的速度太快了,以致看小說多年,他的語文成績依然不咋樣,最多隻能在班級排中等,反而是與小說無關的數學,動不動就考全班第一,偶爾發揮好的時候,還能混一次年級第一。

在數學上,他是一個鬼才!

偏科偏得非常嚴重,好像他所有的天賦都在數學上,他在數學上的詭異能力,曾經驚到過很多同學,包括他們的數學老師!

他數學成績好,平時自然有些前後左右的同學拿數學題目問他,然後詭異的事情就會時而發生,書本上的公式他能信手拈來,這一點很正常,但他解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兩個大家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的公式,別人問他這個是什麼公式?他說這個公式你都不知道?書上的啊!

等翻開書去找的時候,卻誰也找不到那些奇怪的公式,就連他們班那個有特級教師稱號的數學老師,也看不懂他那些詭異公式是怎麼來的,但就是這些詭異的公式,算出來的答案卻總是對的。

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再問他數學方麵的問題。

王海洋的數學很變態,陸揚的語文功底很深,基本上每個學期都能考一兩次全班第一,高二時候還考過一次年級第一。

王海洋偏科嚴重,陸揚偏科也一樣嚴重,相同的是,這倆家夥都是英語很弱,徘徊在及格線以下是常態,試卷簡單,或者超常發揮,才能偶爾拿到及格分。

加上兩人身高相近、體型相近、性格也相近,這才成為死黨,看到彼此,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簡單點說,兩人屬於難兄難弟的性質,從接觸英語第一天起,就一直跟英語搏鬥,但總是失敗。

高三時候,學習任務很重,兩人學的又是需要大量背誦的文科。

天天有一大堆試卷習題做不算,像曆史、政治這兩門課程,老師居然讓他們都要做到從高一第一冊書開始,從頭到尾的複述,高一到高三,六本曆史書六本政治書,能把人玩崩潰。

就是在那種情況下,王海洋每天晚自習依然故我地看小說,教室裏大家都在學習,他不動如山,開始的時候,陸揚還能堅持學習,但學習總有累的時候,有一天晚自習,陸揚累了,見王海洋笑眯眯地沉浸在小說的世界裏,不時咧嘴一笑,不由產生了好奇心,想看看他看的什麼書?真的有這麼精彩嗎?

陸揚至今還記得,那是《鹿鼎記》的第二冊,他沒頭沒尾地去看,居然還是淪陷了,從此天天從王海洋的課桌抽屜裏拿他租來的書看,也不講究是不是第一冊,抓到手就看。

這是一段陸揚記憶中很有意思的歲月,給他枯燥的學習生涯增加了很多樂趣。

陸揚看小說的時間比王海洋晚好幾年,看書的速度也隻有王海洋一半的樣子,在原曆史時空裏,王海洋見陸揚寫小說,每年都能寫到幾萬塊錢,人氣最低的作品也能寫到幾千塊,他也因為心動而去嚐試著寫,但每次都堅持不到3萬字就宣告失敗。

他一直很納悶,為什麼陸揚看的書遠遠沒有他多,陸揚能寫到錢,能將一本書寫到一兩百萬字,而他卻總是不行。

那是原曆史時空,在現在的時空,陸揚給他的刺激更大,陸揚寫小說已經轉到上千萬的身家,他不知道陸揚是重生來的,自問自己看的小說絕對比陸揚多,最近兩年,他一直在嚐試寫網文,但總是寫不出名堂,一萬字就能把他寫到靈感枯竭,難以為繼,至今沒有賺到一分錢稿費。

可能是陸揚這一世給他的刺激遠勝於前世的原因,這一世,王海洋沒有輕易放棄,屢敗屢戰,一個人利用業餘時間默默地努力著,不僅努力去寫,還認真去研究網絡上那些《新人成神指南》之類的寫作理論。

大年三十了,他還在家裏寫稿子,這本書他略有長進,已經寫到十一萬字,還沒有自`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