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將軍(1 / 3)

九月份,北疆已是蕭瑟至極。風夾著黃沙,吹在人臉上像刀割一樣。

北戎一到秋天就蠢蠢欲動。

派出城外的斥候小隊報回來消息,北戎的騎兵已經多次越界試探,厲兵秣馬隻等找到布防薄弱之處狠狠撕大裴一塊肉。

守衛邊疆的大裴將士們越發嚴陣以待,緊張的氛圍像是天空中大團大團的雲,壓抑在每個人頭上。

顧灼與幾個副將在大帳內商議布防之事,她看向一旁的姚雲:“朝廷的糧餉送到哪了?”

姚雲是顧家軍中女子小隊的副將,顧灼讓她負責與京城的通信。

姚雲猶豫了一瞬:“從京城說要送今年的糧餉,就再沒消息傳來了。”

這話說完,大帳裏安靜了一會兒,等著顧灼把騰起的火兒慢慢壓製下去。

糧餉出問題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的糧餉便是遲了幾月才到,運糧官到軍中時含糊其辭,顧灼多少猜到點這原因怕是不好開口。

無非是先帝駕崩、朝堂動蕩,各方明爭暗鬥、排除異己,顧家和北疆受了池魚之殃。

顧灼還怕自己武斷冤枉了那幫人,想過是不是國庫不寬裕。但是她打聽了個遍,大裴朝沒雪災沒洪澇沒瘟疫,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小皇帝也不選後宮,哪有用錢的地方!

當天顧灼便寫了一封奏折加急去了京中,言明北戎虎視眈眈,誰知今年居然還是如此?

一時,顧灼的火兒氣著實有些大。

她氣朝廷那幫人在京城的膏粱錦繡裏安逸久了感受不到北疆的刺骨寒風。

她氣那些世家大族隻顧著爭權奪利看不見大漠的將士枯骨。

-

不過顧灼覺得,能出糧餉遲到這事,多少有點顧家自身的緣由。

將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忘得一幹二淨,把顧家的安身立命全部托付在皇帝與顧家的私人感情上。

這還得從顧灼的曾祖父隨高祖皇帝打下江山後說起。

因著高祖皇帝信任,顧灼的曾祖父帶著顧家軍來了北疆,守在這片大漠上。一代代將士馬革裹屍英雄白首,沒讓北戎占去一座城池。

最初大裴國庫窮得叮當響,曾祖父不得已隻能自己想辦法,能解決的從不跟國庫提要求。

高祖皇帝因此對這個一道打天下的肝膽兄弟更是信任,但凡私庫攢下點錢全送來北疆了。

有這份交情,顧家與皇室的關係一直不錯。

高祖皇帝的兒子——太宗皇帝曾被送來北疆曆練過幾年,與顧灼祖父並肩作戰、同生共死。

先帝與顧灼她爹兒時在京城一塊挨打,莫逆之交。

幾代皇帝都與顧家家主私交甚篤,自大裴民殷國富後,顧家再沒為糧餉發過愁。

直到兩年前,先帝駕崩,年僅十歲的小皇帝登基,簡王攝政。

簡王和小皇帝可從沒見過顧家的人。

去年糧餉遲到後,顧灼除了氣,更是怕。

她怕攝政王因為不了解北戎而忽視北疆防務,更怕攝政王教出來的小皇帝與顧家不似以往幾十年君臣相宜。

君權和兵權若是失了信任,便是王朝風雨飄搖的開始。

顧灼意識到一個被以往幾任顧家家主都忽視的事,朝堂上得有為顧家和北疆說話的人。

顧家久不在京中,與朝臣沒什麼交情。一旦皇帝與顧家沒了人情聯係,顧家隨時會成為朝堂各方博弈的籌碼。

而北疆更是少有能走上朝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