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睜開惺忪的睡眼,瞟了一眼車窗外,立刻被鬱鬱蔥蔥的芭蕉林吸引了,有些吃驚地睜大了眼睛。她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這麼大片的芭蕉樹,寬大又橢圓的葉子每片都努力向上生長著,在粗壯的樹幹上,層層疊疊,好像爭著趕著去藍天赴約,或許是一場美麗之約,不然蕉葉們怎麼能有那麼鮮亮的綠色,葉片還掙開了一道道裂紋,像孔雀開屏一樣,婀娜多姿。此時英子的耳邊隱隱響起陣陣絲竹聲“雨打芭蕉”,再看車窗外竟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來,不禁沉入“芭蕉雨聲秋夢裏”。
英子,十八歲的北方女孩,坐在壽州開往夏日大學的大巴車裏,終於從北方到南方的36個小時的火車轉車到此,已經相當疲憊。第一次離開家獨自到夏日大學報到,心裏有些忐忑。從壽州到夏日大學還要做7個小時的大巴車,1990年的初秋北方已經涼意習習,到了南方的壽州卻還熱氣未消。下了火車,英子趕緊換上了那件西子藍色的短袖連衣裙,那是媽媽照著最流行的圖樣為英子新做的。“都秋天了穿不了裙子了吧?”英子想起曾對媽媽說過,“初秋南方還熱著呢!”媽媽依然四處尋找棉麻布料,說是吸汗舒服,很適合在炎熱潮濕的南方穿,最後真讓媽媽找到了一塊西子藍色的亞麻布料,親手為即將遠遊的女兒做成了一件短袖連衣裙。
“果然還是老媽厲害。”到壽州下了火車時,一股熱浪迎麵撲來,英子不禁佩服起媽媽的遠見卓識。“還有一個小時就到了。”鄰座的大姐伸著懶腰,嘟囔著。英子精神一震,再次眺望車窗外,路邊那一棵棵高大的芭蕉樹上,片片蕉葉中垂下來一串串芭蕉果實,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好像一個個小精靈冒出尖尖的角,或綠或黃,爭搶著到地麵上玩耍。開始英子還以為是香蕉,旁邊的大姐告訴說是芭蕉,香蕉樹沒有芭蕉樹那麼高,芭蕉也沒有香蕉大和香甜。“真是和北方不同呀!”英子不禁再次喃喃自語起來。“北方有成片的白樺林和白楊林,他們灰白而斑駁的樹幹聳立著,仿佛要高入雲端,是樹中的偉丈夫。它們給我力量。”而此時此刻“雨打芭蕉”的婆娑也深深地觸動了英子的心弦。
夏日大學坐落在夏日市的主城區夏日島的西南角,島旁邊環繞著大陸和零星的幾座小島。夏日大學和寶島隔海相望,創辦者陳校主又是東南亞有名的華僑,六十年來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早已享譽中外。英子一心想到經濟開放又活躍的南方漲漲見識,又聽說夏日大學有東南沿海最美麗而浪漫的校園,背靠淩峰,麵向大海她的夢正在大巴車穿過跨海大橋,駛離帶著連廊的舊街道,停在夏日大學門口的那一刻實現了。
這是一個溫暖的黃昏。夏日大學的大門優雅又氣派。門口兩棵高大的樹木,寬闊的樹冠像撐起的大傘,時刻為行人遮陰蔽日。樹上開滿了火紅的花朵,在夕陽的餘暉裏越發鮮豔。英子從車上走下來,剛剛提起行李,就看見從大門口拉著“歡迎新同學”橫幅的地方跑過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同學你好!歡迎來到夏日大學!”兩個人幾乎同時說出來,聲音一高一低,很是和諧。“你們好!”英子心裏立刻有些感動,眼眶竟濕潤起來。這接近50個小時的旅途是她十八年來第一次獨立完成,這親切的招呼聲為這次旅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