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回 聆訓(1 / 2)

十年之後,當鹿淮回憶起自己真正步入江湖的那一天,應是天冊五年的九月九日。

若從他開始習武的那一年算起,則是本朝立極皇帝駕崩,天冊皇帝登基的那一年。但在鹿淮眼中,那時他所接觸的並不是真正的江湖,而是一場噩夢。

時至今日鹿淮也說不明白,為什麼從小就有一個江湖遊俠夢。是從說書先生那裏聽來的,還是從鏢師拳客那裏看來的,無人知曉。隻知道,無父無母的他,在十二歲的時候賣掉了祖上所留下的兩畝水田,舉著銀子叩奉上門,拜入天鷹館館主殷汝敖的門下,修習拳腳武學,恍如自己正式成為了武林中人。

那時鹿淮年紀還小,尚不清楚天鷹館對於自己而言,意味著什麼。

輕煙嫋嫋,兩個獬豸大青銅爐威嚴地立在大堂,上頭噴著青煙。煙霧彌漫中,一頭玄鋼所鑄的黑色大鷹,威嚴地擺放在大堂的條案上,神情猛惡凶狠,顯出一股氣勢,雖是死物,卻讓人看著膽寒。黑鷹旁邊,盤著一條爛銀長鞭,如同一條銀蛇。

黑鷹上頭“天鷹館”的牌匾寫得蒼寒遒勁,如同斧鑿。

條案旁的豹皮大椅上,歪著一位五十餘歲的老者,服飾華貴,身材中等,周身看來銅皮鐵骨,雙手如若鋼爪,拿著一根梨木煙杆正抽著煙。正是天鷹館的館主殷汝敖。

殷師傅是曉夢城裏十分有名的人。當然,並不是因為他的武藝。

這座城從古時起,便是一座詩書文氣十足的城池,曆代文人騷客不計其數,狀元第多達十一座,留下千古文風濫觴,從城池的名字裏,也能聽出它的溫婉斯文。這樣的一座城,似乎和武氣斐然絕無幹係。

巧的是,殷師傅似乎和武氣斐然也絕無幹係。在江湖上並沒有一個人聽過殷汝敖的大名,沒人知道他的門派,他的絕技,他的經曆。他更像是一個商人,而非武林中人。開設武館好像就是一樁生意,而不是畢生的信仰與追求。

殷汝敖曾說,江湖中打打殺殺隻是末節,真正的意義,全在人情世故中。正因如此,他疏通官府,結交權貴,讓門下習武弟子多與衙門官府往來,為弟子們鋪墊仕途,同樣也是鋪墊了天鷹館的前程。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場官場上的豪賭。

十五年的光陰,從他手裏居然教出來三個參將、七個提轄、十餘個官軍教頭,一時盛名赫赫。在他五十歲的壽宴之上,一眾官家弟子前來祝壽,讓他老人家春風得意,賺足了麵子,一口氣搬出十四壇六十年的黃酒饗客。此舉沒少受管家的大太太埋怨。

今天的殷師傅心情不大好。

天鷹館的大堂裏光線昏暗,銅爐煙霧彌漫,殷汝敖又撚火抽煙,吞雲吐霧,雙目似睜似閉,更顯得虛幻縹緲,看不清臉上的喜怒。

腳步聲響,一個清俊消瘦的少年怯生生走進大堂,低著頭,不敢抬眼看殷汝敖。待得走到殷汝敖跟前,慢慢跪下,說道:“弟子鹿淮拜見師父。”聲音如若蚊鳴,幾乎聽之不到。